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来越多高档牛排 命名取自纽约这家餐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sting Table






牛排。Image by tomwieden from Pixabay


native advertising



在讲究「吃得安心」的时代,消费者不只关心牛排好不好吃,更重视食材标示是否清楚。近年来,肉品市场掀起一波「命名回溯潮」,许多老派牛排的命名方式重新被讨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度称霸全美各大餐厅菜单、如今却逐渐被遗忘的「戴尔莫尼克牛排」(Delmonico steak)。

美食网站「Tasting Table」报导,「戴尔莫尼克牛排」听起来就价值不匪,但这种命名方式并非来自牛只部位,而是源自纽约知名餐厅「戴尔莫尼克」(Delmonico's)。

「戴尔莫尼克」餐厅1837年开业以来,便以招牌「戴尔莫尼克牛排」闻名,但这块牛排究竟出自哪个部位,至今仍无定论。

早期的「戴尔莫尼克」宛如品质保证,而非切割标准,其特色包括约两吋的厚切、油花均匀分布、口感柔嫩多汁,常被视为饕客心中的理想牛排样貌。

众人推测,戴尔莫尼克牛排的肉源大多来自肋脊(rib)或前腰脊(short loin)等深层部位。

随着现代屠宰技术进步,牛排命名逐渐转向科学与精准,肋眼(ribeye)、纽约客(New York Strip)等以部位为基准的名称成为主流,这让「戴尔莫尼克」这种笼统的旧式名号渐渐淡出牛排市场。





不过,戴尔莫尼克牛排这个名字并未完全消失。在戴尔莫尼克餐厅创始店,菜单上所列的「戴尔莫尼克牛排」是无骨肋眼;而在其他餐厅与超市,有些带骨的「纽约客牛排」或肩胛部位的「肩胛眼肉牛排」(chuck eye steak)也被冠上戴尔莫尼克牛排的名称。

嫩肩胛眼肉是位于肋脊末端的部位,其肉质柔嫩、油花丰富,被喻为「穷人的肋眼牛排」。业界分析,从历史考据上看这种命名并不正统,但其风味与厚实口感,确实延续「戴尔莫尼克」的经典精神。

消费专家指出,戴尔莫尼克牛排的演变,形同食材标示趋于透明,以及消费者重视肉品来源的缩影。

从象征高档餐饮的老派名称,到如今市场上多元诠释,它见证了牛排文化与消费习惯过去百年来的演变,也提醒消费者在选购牛排时,别忘了看清楚标示并了解肉品部位及其实际价值。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1-3 12:42 , Processed in 0.0559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