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到饱、巨无霸已过时 美国人饮食转向「小而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Yahoo






越来越多美国人开始放弃大份餐,转而选择小而精的饮食方式。示意图(路透)





「超大号」、「巨无霸」、「套餐」、「吃到饱」这些关键字多年来无处不在,几乎成为美国饮食文化的代名词。而与此并行的,则是节节攀升的肥胖率。然而,据雅虎新闻网(Yahoo)报导,经历数十年的「巨无霸时代」后,一场明显的转变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美国人开始放弃大份餐,转而选择小而精的饮食方式。

美国的餐饮份量并非一直如此,伊利诺大学延伸教育部营养与健康教育者克莉丝.朱尔夫斯(Kris Juelfs)指出,1960年代的绿色革命带来了高产作物与农业技术革新,使食物成本降低。「随着农业技术进步,食物变得相对便宜。」朱尔夫斯接受雅虎访问时说,「食品业者便以小幅涨价的方式,推出更大份的餐点,吸引用户。行销重点从『品质』转向『数量』。」

注册营养师苏-艾伦.安德森-海恩斯(Sue-Ellen Anderson-Haynes)补充说,为了提高利润,业者提出超值尺寸(value sizing)的概念,带动了超大份餐、套餐以及一美元菜单等风潮。

连盘子与杯子的尺寸也随之放大。人们外食频率增加,也期望餐厅以份量大回馈他们的花费。

2002年刊登于美国公共卫生期刊的研究指出,自1970年代起,食物份量开始逐年扩大,1980年代更是急剧上升,并与美国人的体重增长同步。

份量与建议食用量的区别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际食用份量(portion size)与标准建议份量(serving size)并不相同。前者是人们实际吃下的量,后者则由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制定并标示于营养标签上。

研究显示,当人们被提供更大份的食物时,更倾向于全部吃完。这种现象被称为「份量错觉」(portion distortion):一旦习惯吃大份食物,标准建议量反而会让人觉得「太少」。

凯斯西储大学营养讲师克莉丝.马隆(Lindsay Malone)指出,「长期摄取过量食物,会使人对饥饿与饱足的身体信号变得迟钝。这种脱节常导致暴食、罪恶感与与食物相关的压力。」

大份餐的健康代价

随着份量扩大,美国肥胖率也同步飙升。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数据,过去60年间,美国肥胖率上升了三倍。如今,每三位成人中就有一位超重,超过五分之二属于肥胖。专家指出,过大的份量是导致此现象的主因之一。

马隆表示,「从生理角度看,过量的份量意味着热量过剩、体重上升,并提高心脏病、糖尿病与部分癌症的风险。」

安德森.海恩斯也提醒,肥胖者往往承受心理压力,「他们常感到自我价值低落、焦虑与忧郁,同时面临外界的体重歧视与污名化。」


native advertising




小份餐成新趋势

经历多年大份量时代后,这股潮流开始逆转。随着健康饮食意识高涨、食材成本上升,加上数百万名使用GLP-1类减重药物(可抑制食欲)的人出现,消费者对小份餐的需求正在增加。根据2021年国际食品资讯协会(IFIC)的报告,份量大小已成为人们判断饮食健康与否的首要考量之一。

美国多家连锁餐厅开始调整菜单,甚至推出所谓「Ozempic菜单」,提供更小份、更轻盈的选项。像奥利夫花园(Olive Garden)与P.F. Chang’s这类以「无限供应」闻名的品牌,也陆续推出小份、低价的新餐点,顾客回馈普遍正面。

奥利夫花园母公司 Darden Restaurants 首席执行官瑞克.卡德纳斯(Rick Cardenas)在9月的财报会议中表示,

「也许顾客终于意识到,你不需要吃到撑,才算『划算』。吃刚刚好的份量,也能满足。这对美国文化而言是重大转变,但绝对是向好的方向迈进。」

减少食物份量的6个方法

若你也想更有意识地控制份量,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1.测量份量:用量杯或食物秤确认摄取量。吃零食前先分装,不要直接从包装中取食。

2.缩小餐具:改用小盘子、小碗;用餐前先在厨房盛好,避免无意间加餐。

3.先吃蔬果:高纤、低热量的蔬菜水果可帮助产生饱足感。

4.放慢速度:慢慢吃,让大脑有时间接收「饱足」信号。

5.打包外带:外食时可提前要求外带盒,先将一半餐点打包,对减重者特别有效。

6.点儿童餐:根据2025年Lightspeed调查,44%的受访者曾为自己点儿童餐,主要原因就是份量较小。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9 06:42 , Processed in 0.0625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