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打打谈谈,美方有两个不同显著变化,中方新规则美国须遵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叹知

这回不是中国求着谈,而是美国急着敲门。中美在吉隆坡的这一场,会谈表面“建设性”,实则暗流汹涌。低调的美方,气场彻底反转。

六年前,美国立规矩,中国被逼应战;六年后,规则换人写了。这一次,打打谈谈的剧本还在演,但导演,已经变了。




主场悄悄换边

这次中美经贸磋商,地点特别敏感,马来西亚吉隆坡,听起来只是个“中间地带”,但外交场合,选址就是态度。

过去几年,中美会谈不是瑞士、就是伦敦、要么美国本土,无一例外,全是“西方主场”。

而这次?中国让谈判在东南亚进行,还是在东盟中一个最亲华的国家。




中马刚举行过联合军演,演练内容直指马六甲海峡,那可是世界能源运输的“咽喉”。这不是巧合。这是信号。

吉隆坡,成了中国对美发出的一句潜台词:“游戏规则,现在我来定。”

美方第一个变化:低调,低得前所未有。

会谈前,美方代表团提前抵达现场,却绕开媒体,偷偷从侧门进。

会后也无高调声明,连白宫的社交账号都“装死”。

这在美式外交中,几乎罕见。

相比之下,中方代表团进出场落落大方,笑容满面,甚至主动与记者寒暄。

那种“松弛感”,不是演技,而是底气。

别忘了,2018年那场关税战开打时,美国气势汹汹、咄咄逼人;那时的中国,还要硬着头皮撑住出口、稳住汇率。




而现在?人民币稳,外贸升,芯片新链条在生长。

反倒是美国,通胀高烧不退、债务压顶、政府还关了门。

形势换了,气场也就换了。

这一次,是美国在“怕丢脸”。

美方第二个变化:专注,罕见的专注

要知道,过去几轮磋商,美国总爱“跑题”谈贸易,却扯俄乌;谈关税,又甩巴以。

一场会谈,硬能演成地缘政治脱口秀。

可这次,他们一反常态。

不开记者会,不搞舆论预热,不设情绪陷阱。

全程专注于经贸本身。为什么?

因为他们现在输不起。

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2025财年,美国财政赤字1.8万亿美元,国债总额突破38万亿。利息支出约1.2万亿美元,超过国防开支,成为第二大财政负担。




而中美贸易关系,对美国制造业来说,是最后的氧气瓶,特别是农业,中国是美国大豆出口的最大买家,占比近六成。

大豆价格跌、农场主闹,特朗普的票仓就稳不住。

所以,这场会谈的真正目的,不是谈判,而是止血。




中方的新规则

这次会谈的新闻通稿有一句极罕见的表述:“美方立场强硬,中方维护利益坚定。”

这句话,微妙得很。

以前,外交辞令都是“双方就关切问题交换意见”,如今,中国敢用“坚定”来形容自己。




意思很简单,中国不再接受“美国说了算”的谈判逻辑。

比如双方各有关注的出口管制议题,对等关税进一步延长暂停期问题,芬太尼关税和芬太尼禁毒合作问题,进一步扩大贸易问题,美方301船舶收费相关措施问题等等,中美双方就此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这一套并非简单的“一对一”对应,而是基于各自利益和政策目标的动态调整。对等反制机制”,正是中国近两年在实操层面建立的新规则。

从表面看,这次会谈是“建设性、坦诚”的;但从细节看,是“策略性、试探性”的。




美方的表态“小心翼翼”,他们说“几乎可以提交元首审议”,又补一句“还需内部程序”。

这是典型的退路话术:既要表现“有进展”,又怕被问“成果在哪”。

而中方的反应更有意思,既不急着宣布成果,也不掩饰笑容。

一种“我知道你着急,但我不急”的节奏,恰恰说明,中国在掌控谈判节奏。

过去,美国爱打“心理战”;现在,中国玩的是“规则战”。谁掌握议程,谁就有话语权。




中国的主动权回来了

有人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经贸磋商,这种思维格局就小了,这是一场秩序的重构。

中国在做的,是把“反制”升级为“规范化手段”。

打不乱,谈不怕。以谈稳局,以打筑势。

这背后,是实力支撑。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外贸总额达2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增长超过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而美国制造业PMI已连续六个月处于萎缩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持续收缩。ISM调查显示,每一条新订单增长的评论对应着2.5条对短期需求的负面评论,反映出市场信心的脆弱性。

换句话说,谈判桌上的“主动权”,其实早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赢下了。

这场谈判不会一帆风顺。

中美的结构性矛盾,技术、关税、供应链安全,都不可能一场会谈解决。但重要的是趋势。

趋势已经很明显:美国不再是那个说一不二的世界警长,中国不再是那个被动应答的学生。




现在的格局,是两个成年人坐在桌上,一个掏钱包,一个摊底牌。

打打谈谈,是表象;谁定规则,才是胜负。

就像当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停战谈判就谈了两年,最后谈出了尊严,也谈出了边界。

今天的中美关系,本质上也是同一个逻辑:要谈,先得敢打;要赢,先得能忍。

而从吉隆坡的这场会谈看,中国,不仅敢打,也能谈;更重要的是,已经开始立规矩了。

https://www.163.com/dy/article/KCT1PQTI05568K62.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9 06:50 , Processed in 0.0624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