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末代皇帝溥仪老照片:年轻时真帅气,尽显帝王气质,皇后婉容也很漂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09: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客多文史






【年少时的溥仪】1908年11月15日,晚清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病死。临死前,慈禧太后做了生平最后一个决定,让载沣年仅3岁的儿子溥仪作为大清皇位的继承人。《清史稿》中这样记载,“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渐,太皇太后命教养宫内。癸酉,德宗崩,奉太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嗣穆宗,兼承大行皇帝之祧,时年三岁。”

native advertising



【大婚时的溥仪】1908年12月2日,紫禁城内最后一次皇帝登基大典举行,溥仪成为宣统皇帝,载沣成为摄政王。由于登基程序复杂,溥仪又没有耐心,他坐在龙椅上大吵大闹,结果载沣安慰道,“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怎么能说“快完了”,这被满清遗老视为不详。


【溥仪和英语老师庄士敦】从1908年被家人抱入宫中登基,到1924年被赶出紫禁城,溥仪在紫禁城内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尽管已经退位了,可满清遗老一直把溥仪当皇帝,每天都是对他三跪九叩,这让溥仪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


【溥仪在养心殿花圃中】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我的脑海里只有一片属于皇家独有的明黄色,琉璃瓦顶是黄的,轿子是黄的,用的碗碟是黄色的。那是独一无二的,也给了他唯我独尊与众不同的天性。”显然,自己特权的身份,给溥仪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溥仪和婉容】1922年,16岁的婉容以末代皇后的身份嫁给溥仪。自从入宫那一刻开始,婉容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起初,婉容和溥仪的关系颇为融洽,但是很快婉容就发现,溥仪跟自己在一起时总是心事重重,而且两人婚后也没有同房。婉容如此漂亮,可最终落个病死狱中,墓地无处寻找的下场。


【张勋复辟时的溥仪】有人说,溥仪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总有一种帝王气质。且不说这种说法有无夸张成分,有一点是肯定的,溥仪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而且还有还会写英文。大家都知道,辫子是满清的象征之一,溥仪却主动剪掉了辫子。


【溥仪(右一)和溥杰等人在一起】1922年10月28日,天津英文报纸《华北先驱报》对溥仪有过一段评价,“逊帝是一个很开通的青年,他从他的英文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西洋文化……他剪去辫子这一行动,充分表现他有进步和改革的决心,这样,他的声誉会增加不少。”


【身穿西装的溥仪】在老师庄士敦看来,年少的溥仪渴望了解外面世界,“他的年纪渐大,已经有点懂事了,他看出自己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但他左右的人仍然拿他当作真皇帝看待,他看了真觉得不舒服。 逊帝热切地渴望走出紫禁城看看这个现实的社会,但他却不能如愿以偿,有时他在御花园假山最高之处,或靠近神武门左近的亭阁向外边窥望,更使他野心勃勃,要出去玩玩才觉得安乐。”




【刚剪掉辫子的溥仪】起初,溥仪对于宫里的种种制度、习惯,很不耐烦。溥仪渴望自由发展,“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他要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玩耍,也自作主张,不肯受到那些繁文缛节的制度的束缚。他往往在宫里走来走去,从这个门走到那个门的尽头,不爱坐在那顶黄轿子里让人抬着他走路了。”


【溥仪在煤山(今景山公园)】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以这样的方式离开紫禁城,溥仪很不满,从此痴迷复辟帝制。也是从被赶出紫禁城那一刻开始,溥仪真正成为日本争取利用的对象,不久从天津逃到长春担任伪满皇帝。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10:21 , Processed in 0.0636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