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耳朵,本地人也叫圪托,是一种古老的莜面食品。制作过程为把和好的莜面用拇指一个一个地推成猫耳朵似的薄片,下锅在急火上煮熟,放入佐料即成。煮熟的猫耳朵玲珑晶莹,边缘微卷,中空而圆,不但好看,吃起来筋道耐嚼,滑圆爽口,十分有味。猫耳朵既可煮食,配以精美的调料,也可煮熟后煎炒,配以肉丝、肉沫、青菜等,工序多了,也就更讲究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于1959年品尝山西的猫耳朵后,啧啧称赞,竟把拨鱼儿、猫耳朵和熊掌、驼峰相提并论。他曾写诗宣传“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朵拨鱼实且华。” 白面:用精粉一斤,水五两。先将面粉倒进盆里,冬季用温水,春夏秋用冷水和起面,扎光揉好。放在面案上,撒上面粉,用面杖擀成两三公分厚的薄片,切成多半公分大小的剂头,再撒一次面粉,滚均匀。然后,两手拇指相对按住面块,一下一下往前推,推成形如猫耳朵状即妥。锅开时抖去面粉下到锅里煮熟捞起,浇上各种荤索打卤等浇头,调以山西老陈醋,味香形美,可饱享口福。 荞面:荞面一斤,水五两左右(除夏季外,一般都用温水和面)和起,扎匀扎光,稍醒后搓成指头粗的圆条,撒上面粉,用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圆条,用右手切成指甲盖大的小剂子,然后用右手拇指在左手掌上,推成一个一个小卷,形状同猫耳朵一般。锅开后,抖去面粉煮熟。捞出后浇上浇头、调和,越吃越香。 莜面:莜面一斤,热水七两,泼起和好,用湿布把面团盖好,要趁热制作。方法同荞面。因莜面光滑柔软,还可用右手食指、拇指推碾成花纹形状,其形状更美。推好后上笼蒸熟,下笼后调以浇头,调和即可食。各种面制作的猫耳朵除煮食外,还可焖食,即先把菜炒好,将猫耳朵倒在菜上,上火焖十五分钟左右即熟。吃时搅拌均匀,调以调和,也很可口。 山西红面猫耳朵 材料: 木耳 香菇 金针 腐竹 平菇 鸡蛋 水淀粉 卤的做法: 1)木耳、香菇、金针、腐竹泡发后,洗净,分别切成一寸长的条;平菇洗净撕成条; 2)炒锅内入少许油,爆香花椒、葱、蒜,加入除鸡蛋以外的所有材料,加盐、老抽炒香; 3)在炒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将鸡蛋打散,倒入锅内,煮开后再勾入水淀粉,等再次煮沸后加鸡精调味即可。 面的做法: 1.红面和白面以1:1的比例混合好,和成稍硬一点的面(比平时我们自家吃的手擀面稍硬一点); 2.和好后,松弛10分钟; 3.将松弛好的面团擀成5cm厚的面片,用刀切面5cm宽的条,再将条切面中指指盖大小的面块即可; 4.将切好的小面块一一用大拇指在案板上捻成猫耳朵的形状就可以了(其实就是大拇指放在面块上,用力向上一推就可以了) 5.所有的面都做好后,放入锅内煮熟,捞出,浇入卤,撒上一点香菜,一碗香喷喷的面就出来了。香啊……流口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