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紧急剖白南海 和平发展何必谈武色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25 05:2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日前闭幕,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官方派出的参会人员规格直线下降,谈论的问题主题也不同于以往。世界和平论坛虽是民间论坛,但中国官方历次都派高官出席,第一届和第二届论坛均由国家副主席配合外长的规格出席。不过此次中国派出参加世界和平论坛的却只是主管外交的国务委员杨洁篪和副外长张业遂。与外界预期相反,中国参会规格下降和演讲主题变迁并不意味着论坛的重要性降低了,事实上这样的参会安排有着特殊的用意。
杨洁篪重点演讲的不是世界和平而是亚洲和平发展,参会的副外长张业遂没有谈论世界和平发展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而是专注于中国外交政策是否有变等几点话题。第二届论坛上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谈和平发展是对第一届论坛习近平论调的重申,第三届论坛上杨洁篪谈论亚洲安全实际上也是对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亚洲安全观的再次宣扬。王毅2013年谈整体外交着眼于当时中国政府换届的最新形势需要,张业遂现在谈中国外交政策的问题其实是针对眼下南海危机所做的公关。
在当前背景下,这是针对近期以来越南在西沙冲突中指责中国不遵守国际法,美日越渲染中国凭借实力打破国际秩序的回应。解放军毫无顾忌地在南海局势升温敏感期展露军事实力,意味着习近平上台后中国应对南海争端的模式正在改变。现在解放军走上前台施展手腕说明中国只靠外交空喊解决问题的模式正在改善。继香格里拉对话会后,世界和平论坛是中越西沙对峙以来中国首次参与的世界性论坛。中国一改以往谈论世界和平的基调,专注于谈论亚洲和平以及外界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疑问,是急于辩解和剖白的表现,是替外界认为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行动不是和平发展焦虑。
中国拖轮碾碎越南渔检船
中国拖船碾碎越南渔检船
张业遂的演讲主要涉及中国外交政策有没有改变,中国是不是试图改变国际规则,中国主张建立什么样的亚太秩序三个问题。张业遂指出中国不接受、不参与有关国家提起的南海问题国际仲裁是依法办事。“我们坚决反对有关国家打着所谓‘法治’的幌子侵犯别国合法权益”。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张业遂在论述中国外交政策有没有变时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存在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这些问题在中国总体对外关系中是局部而不是全部,是支流而不是主流。“我们希望国际社会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和中国的外交政策,支持并且和中国一道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发展事业更加光明的未来”。张业遂此言的用意除了暗示外界对中国以偏概全,对中国的政策有误解,还有否定中国在南海强硬的意思,是紧急除干扰的行动。
事实上,中国在南海和东海使用武力威慑无关和平与发展,只是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捍卫主权的自主权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为了和平发展承诺放弃武力。中国一直强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因此在捍卫国家主权时奉行的一切手段都是理所应当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就宣称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但是在开放后的1988年中越仍然在南海开战。纵然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和平发展史,但历朝历代整饬边患都是必然选择。与汉武帝抗击匈奴,唐宗宋祖平定边疆少数民族叛乱一样,现阶段中国发力海洋争端其实也是捍卫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可见,和平发展只是一种大国发展的方向,只是一个大国发展的趋势,和平发展并不是要在某些具体的事情上忌惮动用武力,领土问题无关和平只关乎原则与底线。中国在外界舆论的质疑下做出回应是正确的也是明智的,但是解释错了方向就显得不合时宜。
中国要做的不是呼吁外界忽略中国在海洋争端上强硬的“支流”,不是告诉外界应该全面看问题。能够经得起检验的政策,不担心吹毛求疵,也不必害怕外界拿着放大镜去看。中国应该告诉世界,解放军在南海和东海的动作就是中国和平发展体现。有什么法律条文规定了和平发展就不能够使用武力威慑?和平发展就必须谈武色变,与军事划清界限?中国越解释在南海的行动不是外交主流,反而越让外界认为中国信奉和平发展不能动武的逻辑,中国对外界误解南海使用武力威慑深感不安。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急于为自己剖白和辩解仍然在于道路不自信,中国本身也没有弄清楚和平发展到底应该怎么做,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其实是摸着石头过河。
2012年12月习近平首次会见外宾时强调了和平发展的理念,2013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2014年3月李克强在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了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国强调和平发展的依据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或外交辞令,而是基于历史、现实和发展目标的自觉选择,是一条把中国利益同世界利益紧密相连的道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多年间,中国饱受列强侵略欺凌之苦,最懂得独立、和平之珍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决不会将自己经历过的痛苦强加给其他国家。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
但除了反复强调中国不走寻常崛起老路,中国并没有让外界信服的实际举动。从中国领导人外访时大谈和平发展,到在外界质疑中国和平发展的南海问题上紧急公关,这些反映出眼下中国的和平发展还是一个外宣项目,更多的是给外界看的。
正如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过:“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海权论的创始人马汉提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其决定因素都在于是否拥有强大的海权,能否控制海洋。现阶段中国提高军事实力、建设深水蓝水海军,将发展海洋战略作为发展的关键,难免不让外界怀疑:中国正在重蹈以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崛起的覆辙,和平崛起经不住现实的考验。中国如何避免不会为了经济而执剑经商?英国为了保护贸易采用的是军事先行,美国为了保护贸易在全球建立军事基地。现在中国开始重视海洋利益何以见得不会“拔刀相向”?只因为中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有着和平的基因,中国就能够和平发展了么?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就陷入了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套路。前苏联在历次党代会上都会重申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包括中国在内,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相信苏联是走的和平道路。
因此,中国对和平发展有了顶层设计之后,更要有对这一问题的长远规划,除了弄清楚和平发展是不侵略扩张的道路,还应该明白和平发展并不是谈武色变。除了广泛宣传和平发展的道路,更应该从实际上做出和平发展的行动,真正做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 07:59 , Processed in 0.0627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