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前力度回击美指控 中国对美极度不信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18:3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当局5月19日突然起诉5名中国军人窃取商业机密,再度将本就因为南海紧张局势而产生裂痕的中美互信进一步撕裂开来。继中国外交部、国信办之后,中国国防部20日再度表态,对美国表示强烈不满。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5月20日回击美国的指控称,中方对美国司法部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耿雁生指责美国所谓的“网络商业窃密”等说法无中生有,混淆视听,是别有用心的。

他说,中国政府和军队从未从事或参与任何通过网络窃取商业秘密的活动。相反,长期以来,美方有关部门倚仗所掌握的先进技术和基础设施,对外国政要、企业、个人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窃密和监听、监控活动,这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实。从“维基解密”到“斯诺登事件”,美方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虚伪性和双重标准早已昭然若揭。中国军队是美方此类行径的严重受害者。据统计,中国军队接入国际互联网用户终端近年来遭受了大量境外攻击,根据IP地址显示,其中有相当数量攻击源来自美国。中方要求美方就针对中方的网络窃密和监听监控活动作出清楚的解释,并立即停止此类行为。

耿雁生敦促美国切实拿出诚意,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两国两军的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美国司法部5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美国对5名中国军官提起了黑客罪起诉,指控他们帮助中国公司获取美国产业信息。报道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联邦大陪审团在5月1日就发起了起诉,直到18日才公布案情。

美国联邦调查局行政助理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在发布会上说,“中国政府公开地使用网络间谍手段为其国有企业寻求商业上的优势,已经不是秘密了。外交手段和公开曝光已经无法阻止这种行为,因此我们决定采取下一步措施,起诉一些解放军中最重要的黑客。”

美方称,这些人从2006年开始使用军事和情报资源,窃取了美国钢铁、金属以及太阳能行业公司的商业机密,将相关资料提供给中国企业。有两人被指控窃取一家核电厂的部分设计资料,还有人被指控盗取太阳能面板企业的成本和定价信息。控罪中最严重的经济间谍罪,最高可判监15年,连同串谋电脑诈骗等合共有31项控罪。美声称总共有6家美国公司受害,包括美国钢铁集团(获1,753台电脑的信息)、美国铝业(窃取至少2,907封电子邮件和大约863份附件)、美国太阳能世界公司、美国特钢生产商阿勒格尼技术公司,以及美国联合工业与服务劳工联合会(USW)。

但此指控随即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唇相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当天公布中国遭遇到的网络袭击,称135台位于美国的主机承载了563个针对中国境内网站的钓鱼页面,造成网络欺诈侵害事件约1.4万次,主要是仿冒网站,诈骗个人位置信息、个人数据信息、口令密码信息等。此类行为既有商业窃密,也有网络欺诈,致使中国网民蒙受巨大损失。“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还发现,今年3月19日至5月18日,2,016个位于美国的IP对中国境内1,754个网站植入后门,涉及后门攻击事件约5.7万次。去年的同期数据,美国同样位于第一,这是赤裸裸的网络犯罪行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9日也迅速回应称,美方对中方人员的指责纯属无中生有,极其荒唐,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所谓起诉。更为重要的是,秦刚还宣布,中方决定中止中美网络工作组的活动,该工作组是习近平2013年夏天访美后,两国为协商黑客问题设立的交流机制。

这位发言人指出,在如此背景之下,美国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宣布起诉5名中国军官,纯属无稽之谈,纯属倒打一耙,贼喊捉贼。美国至今从未对其非法行为向中国人民作出任何道歉,也没有丝毫收敛,不但不反躬自省,反而指控他人,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威胁说,如果美方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将采取措施给予坚决回击。


   中国外交部长助理郑泽光19日晚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鲍卡斯(Max Baucus),就美国司法部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执意宣布起诉5名中国军官一事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郑泽光说,中方决定中止中美网络工作组活动。再次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针对中方人员的所谓起诉。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也向美国国务院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并指责美方捏造事实,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宣布起诉5名中国军官,此举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损害中美合作与互信。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撤销所谓起诉。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 04:45 , Processed in 0.06309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