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评价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论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家争鸣

简单回答:已经开始做实质性统一的准备了,距离动手越来越近了。

我国政府从来都不会在没有十足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任何方向的民意动员。

几十年都不准拍朝鲜战争,直到正式和美国对立、贸易战打得不可开交,才允许。而且主要打的还是美军,不大提打韩军的事情。

《沉默的荣耀》,开始指名道姓讲台湾国民党政权的事情。宣发也找了朱枫等烈士的后人搞了个纪念活动。

当然,这个信号未必十分明确,很多人还在观望。

然后就是这次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公报。

这类公报可以理解为这一届政府的国家战略的一次中期报告。

与两岸有关的原文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单看这一句,似乎还不够明确。毕竟还有“和平”两个字。

但是这类战略文件,要对照着之前的文件看。

过去的同级别的文件,一般都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以及促进两岸经贸、文化往来。

这次一点都没提这些内容,尤其没有提一国两制。

再考虑前面直接对(在台湾的)国民党开炮。可见,两岸统一战略已经不在追求与台湾政权谈判和妥协了。要统一,就要在一国一制路线上统一。

当然,现在在“是否采用武力统一”问题上大概还没有达成一致,所以文件中既提到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又没有在“统一”二字前面加上“和平”二字。总体上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措辞。

但考虑到之前几乎无处不提“和平统一”,这里的转变其实是值得深思的。

这两天又把“台湾光复日”设立为纪念日。这种密集的,在两岸问题上的动作,已经相当明显了。

很显然,政府已经开始集结民意,为台海问题最终的解决铺路了。但目前还不是最终的民意动员。只是个慢热的开头。

什么是最终的民意动员呢?

如果哪天,你看到各大媒体开始连篇累牍地介绍几十年来台湾政权对大陆人民的危害(比如早年间的轰炸,后来海巡署戕害大陆渔民),那就是开枪的倒计时了。

一直以来,阻碍大陆动武的核心要素有两个。

第一,如果美日全师而来,我们是不是能打得过?

第二,如果美国动员整个发达世界对我们进行“绝罚”,我们是不是还能发展下去?

近些年的军事建设,已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但第二个问题,其实大家是没底的。

台海动武,将是美国进行国际政治动员的绝佳工具。欧美一些仇视中国的政客可以借助这一事件堵住所有反对者的嘴,把整个发达世界动员起来,隔绝中国所有的国际贸易。这时候,中国经济一定会遭受重创,我们不要说维持增速,连保证经济不崩都很困难。

投鼠忌器,使得我们即便有了足够的武力,也不敢轻易动手。

结果呢,最近几年和欧美的贸易战,可能反而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上层的担忧。

第一,仔细分析之下发现,欧美供应链——甚至包括其武器的供应链已经深深与中国绑定。

如果仓卒之间隔绝中国的贸易,欧美的工业和军事都可能会瘫痪。

第二,欧美政客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去消灭“洗澡蟹”。

贸易战几乎是“绝罚”的预演。一段时间里,极高的关税几乎禁绝了中美的大部分贸易。但打到最后,一方面是中国出口额节节攀升,另一方面是美国自己也扛不住。

第三,经过了几十年的布局,中国所需要的原材料,完全可以摆脱发达国家,而向各个发展中国家采购。

所有这些情况意味着,即便欧美使用台海战争作为政治动员工具,其政治动员之后产生的后果也是越来越可控了。

那么最后不得不防的就只剩下欧美通过武力阻断中国向其他国家出口货物了。

没什么说的。这个问题就需要更多的战舰、更多的远程隐身轰炸机来解决。

这不就回到了我国擅长的领域了吗?

于是,台海战争的日程表也就差不多能制定出来了。

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变化,就是这张日程表的一部分。

http://hanfeng1918.com/baijia/136735.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1-1 05:20 , Processed in 0.0639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