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蒋介石晚年曾痛骂:失去江山恨不得别人,罪魁祸首就是此二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12 20:3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知谈历史






上世纪,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直到去世都未能实现他梦寐以求的“反攻大陆”大业。他去世后,日记被公开,里面竟然写着,他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梦想,主要归咎于两个人!他将自己没能拿下整个大陆的失败,全怪到了这两位身上。那么,这两人究竟是谁?他们做了什么,竟让蒋介石终生怀恨?


当时,国共两党联手抗击日本侵略,成功将日军赶出中国。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野心随即暴露,他立刻想要重新统一中国。于是,紧接着抗日战争的是一场新的解放战争。虽然这次的敌人不是外来侵略者,却更为棘手。因为绝大多数中国民众都清楚,共产党才是真正关心人民福祉的政党,只有他们才是真正适合领导国家的人,而民心所向显然站在共产党这边。

native advertising




反观国民党,当时并没有共产党那样的觉悟和号召力,很多人纷纷投身于共产党,跟随他们一步步解放整个中国。蒋介石很清楚,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败给共产党。于是,他开始寻求国外援助,美国对此作出了回应,不仅提供了大量先进武器,还在军援上给予国民党极大支持。在美国的帮助下,蒋介石顽强坚持了几年,但最终依然敌不过共产党,最终不得不撤退到台湾。此举导致台湾实际脱离了中国大陆,直到今天仍未统一。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并将当时中国仅存的国库金银财宝和大量物资统统带走,可见他贪婪无厌的本性。但这些对蒋介石来说仍远远不够,他绝不会甘心放弃的,除了财富,他还要牢牢掌握权力。然而,在战败之前,他的大部分权势已经丢失,这也让他心中充满了怨恨,尤其是对李宗仁,这个人成为了他最痛恨的对象。


早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进攻中国时,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就存在矛盾。但李宗仁很清楚形势,于是主动向蒋介石靠拢,在抗战期间表现出色。蒋介石也渐渐认可了李宗仁,两人甚至结拜为兄弟,立志做一辈子的好兄弟。然而,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性格骤变,变得愈发暴躁多疑,令李宗仁开始怀疑是否真的选对了人。二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蒋介石是一个极其自私且狭隘的人,对周围所有人充满猜忌,尤其是对李宗仁。他虽然嘴上说信任,心里却时时担心李宗仁会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蒋介石开始打压李宗仁,这也彻底摧毁了两人之间的信任。李宗仁看清了蒋介石的野心,明白他想独揽大权,将来当上土皇帝。于是,李宗仁开始筹划自己的对策。


当蒋介石准备让自己的亲信孙科担任国民党副总统,以便牢牢掌控党内高层,确保所有人都听命于他时,李宗仁并未坐视不管。他积极参与副总统的选举,出人意料地击败了蒋介石的安排,成功当选。这一结果重创了蒋介石的权威,令他权势大减。直到去世,他都难以释怀对这个曾经的“好兄弟”的怨恨。


而蒋介石记恨的第二个人,是他的美国朋友马歇尔。抗战期间,美国给予蒋介石大量援助,并在经济与军事上给予特别支持。马歇尔作为美国陆军的高级将领,自然与蒋介石有许多交流。两人表面上关系良好,但实际上暗中较劲,彼此心存戒备。


抗战结束后,美国派马歇尔再次来到中国,目的是促使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共同维护未来中国的稳定。毛泽东对此并无异议,但蒋介石坚决反对这项计划。即便马歇尔带来了停战协议书,蒋介石也毫无意愿签署。



马歇尔到达后,蒋介石表面上接待得体,心里却早已计划利用美援强攻共产党。果然,他发起了对共产党的军事行动。马歇尔见状,感到局势不妙,迅速离开中国。蒋介石不敢阻拦,只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算盘,继续支持国民党。


然而,马歇尔回国后向美国政府详细报告了蒋介石的野心和背信弃义,这让美国决定暂停对国民党的援助。曾经大量涌入国民党的先进武器和兵力被撤回,令蒋介石失去大部分战斗力。虽然后来美国因各种原因又恢复了支援,但大势已去,国民党已无法挽回败局。马歇尔成为蒋介石难以忘怀的“死敌”。


其实,蒋介石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不信任任何人,导致身边所有人都逐渐对他失望冷淡。如果他能做到“用人不疑”,或许不会输得如此惨烈。最终,蒋介石为自己的偏执买单,死于异乡,甚至没能回到自己的故乡,或许这就是对他的最大惩罚。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12:31 , Processed in 0.0644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