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调有为叙利亚 中国方式首次PK西方干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07:5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相隔18个月后,第二次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1月22日在日开,中国外长王毅说,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方面承担着责任与义务,愿意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和负责任的作用,“中国的做法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更注重可持续性,注重循序渐进,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将此称之为‘中国方式’。”

这是中国高级官员首次明确提出“中国方式”的外交概念,也是习近平上台一年多来为积极有为外交亮出的最鲜明注脚。从2013年5月初,习近平首次邀请巴以领导人前后脚访问北京,2013年5月末李克强首访接连抵达印巴,中国频繁聚焦地区火药桶;到2014年1月中国外长王毅首次释放出中国要加入巴以四方会谈机制的信号,中国首次出面调停南苏丹乱局;再到此次为叙利亚危机提出“中国方式”,中国主动布局推动外交层面的调整已经证实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转变。

随着中国从区域性大国变为全球性大国,习李打造升级版的中国外交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向世界提供更多的诸如斡旋方案的公共产品。“中国方式”的提出,将成为首个中国能够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样板,成为中国斡旋外交的典范推广到全球。一言以蔽之,“中国方式”弥补了中国议案型公共产品的稀缺。

“中国方式”诠释最新大国标配

2013年10月,叙利亚化武危机越演越烈,美国随时进行军事打击。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方案力挽狂澜,为战争画上终止符。俄罗斯为危机解决提供的方案在理论上说就是全球公共产品。随着一国的强大,除了对外援助、派出维和部队展现大国责任,为热点争议提供可以借鉴的斡旋方案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虽然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比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的总和还多,联合国NGO组织获得的援助三分之一来源于中国,但是全球事务的处理中90%以上的议案提案为美法等国提供。

事实上,中国除了在2012年与俄罗斯一道投了安理会叙利亚问题决议反对票一鸣惊人,过去一直是沉默的大国。1998年北约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轰炸南联盟,中国虽然强烈要求北约立即停止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但是在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斡旋南联盟接受美国条件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在1998年6月的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上投了弃权票。2011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利比亚,多国部队的行为与联合国第1973号决议授权的范围有一定的分歧,但在决议的《保护平民》一节中有着明确而无可争辩的“授权”字样,让这些行为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掩护”。中国在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中再次投了弃权票,对空袭行为不予置评。中国为适应大国地位,打造升级版外交,需要向世界提供更多的议案型稀缺公共产品。

六方会谈虽然一直被寄望成为中国斡旋外交的典范,但是朝核问题十年来停滞不前,六方会谈屡次破裂走走停停,中国方式中国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习近平上台以来,在频繁聚焦地区火药桶的基础上中国提出“中国方式”,是中国调停时代来临,中国方案全面走向世界的标志。

“中国方式”逆传统政治格局改写国际秩序

第二次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是两年来叙利亚政府与主要反对派首次同处一室,两派围绕叙总统巴沙尔(Bashar al-Assad)去留等议题发表了火药味极浓的发言。叙利亚问题至今仍未解决与“西方方式”即西方“积极干预主义”盛行密不可分,美国期待像利比亚、埃及等阿拉伯之春模式普及叙利亚,但是通过“西方方式”处理热点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受苦的还是当地民众,热点地区仍旧陷入长期的政治不稳定中。伊拉克、阿富汗人民仍然生活在爆炸袭击当中,埃及、利比亚冲突不断。

王毅说,中国在推动解决叙利亚等热点问题上一贯坚持的原则是:首先,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尤其是不干涉内政原则。第二,坚持在联合国框架下,包括根据联合国相关决议,推进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第三,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我们反对动辄使用武力,不赞成用不合法方式颠覆合法的政权。第四,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主持公道正义,注意客观平衡,绝不利用热点问题谋取自己的私利。第五,尊重当事国人民的意愿,尽可能引导当事各方找到一个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中国的做法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更注重可持续性,注重循序渐进,注重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将此称之为“中国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胜军认为,“中国从自身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得出结论,只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方式”的提出极具创造性,“它在中国国内民族主义的强硬诉求与西方‘积极干预主义’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未来中国将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中国方式’处理热点问题,这本身就是对西方‘积极干预’做法的有力制衡。”

观察人士进一步指出,13亿人口的中国恢复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是理所当然的。包括印度、巴西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满足人民需要,建立与自己人口体量匹配的经济地位,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要在习近平任内完成这项任务,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在经济上重返世界领先位置的证明。从更远的历史看,中国的崛起将彻底解构工业革命四百余年来的世界格局。习近平以其首访聚焦俄罗斯等金砖国家为标记,开启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序幕。

中国的崛起为国际秩序进行重新梳理和恰当调整提供了前提条件。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勇于为建立与时俱进的国际秩序作出贡献和承担义务,中国义不容辞,其他大国也必须要重新适应中国,这是必然的发展规律。

美国等传统政治力量斡旋地区冲突时仍然基于国际政治旧秩序。然而今天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已经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一些议题还需要中国主持公义,中国在积极有为地参与地区冲突的斡旋并提出“中国方式”就是在抓住修正国际秩序的一切有利时机。



(张怀东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17:46 , Processed in 0.0549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