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测血糖 糖尿病友难控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0 16: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新闻网






糖尿病友不爱测血糖,饮食控制难均衡,慢病好日子沙龙讲座讲座现场让民众了解升糖指数,让饭前饭后血糖更平衡。(记者曾吉松/摄影)






最新台湾人十大死因统计中,超过一半为慢性疾病导致,糖尿病排名第5,每年1万1450例死于糖尿病,年增率达11%。民众若有代谢症候群,罹患糖尿病风险增加六倍。联合报健康事业部、元气网共同举办「慢病好日子」讲座,通过专家卫教,带给民众防治糖尿病、代谢症候群的正确观念,以简单好实践的保健方式,让预防胜于治疗。

第一场讲座邀请到马偕医院家医科主治医师张宇辰,分享糖尿病饮食控制与基本卫教。现场分享了三位个案,不同的年龄、性别以及病况,但相同的是,「都不喜欢测血糖」,因此造成病况难以控制,并发症风险上升。

一名72岁伯伯,罹患糖尿病20多年,自觉「久病成良医」,看到身边朋友纷纷洗肾,自以为「都是因为吃药的关系」,因此自行调控药量,也不测血糖,每次抽血结果都相当不理想;一位67岁阿姨饮食严格控制,但因害怕测血糖,无法掌握低血糖的时机,因此常常头晕、心慌;一位47岁男性工人,饮食不注意,即使定时吃药,血糖起伏还是非常大。

「吃药是为让你以后不要吃更多的药。」张宇辰强调,药物能协助病患控制血糖、保护肾功能,避免病程过快,未来出现多项并发症,要吃多的药物。但部分药物服用后可能造成血糖过低,用餐后若没有测量血糖,可能来不及补充,同时建议病友随身携带方糖、咖啡糖包、乳酸饮料、糖果、蜂蜜、含糖饮料等,必要时及时补充糖分。





张宇辰说明,健康的胰脏能够良好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就像是有一颗过劳的胰脏,必须通过药物介入辅导机制运作;目前协助血糖调控的药物主要有6类:补充胰岛素、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阻抗、减少食欲、减少肠胃吸收、增加尿糖排除。

若是因为时常外食,没有过多饮食选择下,摄取过多高升糖指数(高GI)食物,也可能造成血糖波动过大,让病程加快。张宇辰建议,多摄取高纤维食物,肉品多选择白肉,烹调上也以水煮、清蒸、清炖为主;同时,准时服药、饮食控制、运动习惯,一项都不能少。

若是无法餐餐测量血糖,张宇辰则鼓励,可以选特定节日,像是中秋聚餐后测量,观察血糖变化后,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自己身体的主人;血糖机、试纸虽然费用不便宜,但若能够避免未来多重并发症的昂贵医药费用,其实这是对自身健康最好的投资。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31 01:31 , Processed in 0.0645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