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种剩菜留到下顿100%短命,怎么吃不致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06:4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健康爱生活   




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把吃不完的菜留到下一顿,以免浪费。其实你知道吗?有的菜是不可以留到下一顿的,不然就会致癌,那么是哪些菜呢?

绿叶菜从肥料及土壤里吸收的硝酸盐,会慢慢被细菌还原成可能使人体致癌的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在久置的剩菜里含量最高。此外,绿叶蔬菜中的维生素,经过反复加热几乎消失殆尽。

凉菜不具有杀菌效果,且吃过的凉菜中都会带入细菌,长时间的存储更给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足够时间,导致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同时细菌也可能在凉菜中大量繁殖,储存不当容易引起腹泻等食品安全问题。此外,放了一段时间的凉菜,口感和色泽也都有所下降。

豆制品豆腐等豆制品含水较多且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一个很好的微生物培养基,因此,豆制品最好不要留到下一顿。



海鲜也是最不值得留的剩菜之一,因为吃海鲜强调味道鲜美,放置时间太长会使它们鲜味全失,因此最好准备一次能吃完的量,一顿吃完

那么,不得不剩下的剩菜剩饭怎么吃不致癌?




①原则:剩荤不剩素,凉菜都别留

吃剩菜,人们常担心损失营养和不利健康。从这两个方面说,素菜都不及荤菜让人放心。

众所周知,剩菜常有亚硝酸盐过量的问题。亚硝酸盐本身有毒,在胃里与蛋白质相遇,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此外,素菜中的营养更容易流失。这是因为一种食物中的营养素通常多达几十种,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E都比较怕热。

所以,无论是从营养还是安全的角度,都尽量不吃剩的蔬菜。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凉菜不论荤素最好都不吃剩的,因为如果不经加热,其中的细菌不易被杀死,容易导致腹泻等不适。

②储存:蒙上保鲜膜凉透放冰箱

剩菜并不是绝对不能吃,保存条件一定要格外注意,凉透后应立即放入冰箱。

晾凉再放是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食物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凝结,促使霉菌生长,从而导致冰箱里的食物霉变。凉透后,要及时放入冰箱,即使在冬季,也不要长时间放在外面,因为冰箱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同剩菜,一定要分开储存,可避免细菌交叉污染。还需要用干净的容器密闭储存,如保鲜盒、保鲜袋,或者把碗盘附上一层保鲜膜。

剩菜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最好能在5—6个小时内吃掉。一般情况下,高温加热几分钟,可杀灭大部分致病菌。可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产生了亚硝酸盐以及黄曲霉素等,加热就起不到作用了。


③回锅:海鲜放姜蒜 肉菜加点醋



除了合理储存,回锅加热也是保障健康的关键。剩菜在冰箱里储存,吃之前一定要高温回锅。因为低温只能抑制细菌繁殖,不能彻底杀死细菌。

不同剩菜,加热也各有技巧:剩菜中,属鱼虾蟹贝最不耐放,即使在低温下储存,也会产生的细菌,容易变质。所以,加热时最好再加点酒、葱、姜、蒜等佐料,这样不仅可以提鲜,还具有一定杀菌作用,能防止引起肠胃不适。


与海鲜蔬菜相比,肉类比较不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但一定也要将其热透,最好加热10分钟以上,或微波加热1分钟以上。加热时,不妨加点醋,肉类富含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受热后,会随着水分溢出。这些物质遇上醋酸就会合成醋酸钙,有利人体的吸收和利用。

米饭、馒头等主食最好在第二天吃完,因为淀粉类食物容易滋生葡萄球菌和黄曲霉毒素。这些有害物质高温加热下也无法被杀死。所以,如果两天还没吃完,即使看起来没变质,也不要再吃了。


④ 翻新:米饭做成糊 牛肉变肉松



上顿吃,下顿吃,没有了新鲜感,剩菜往往还容易被剩下。为了健康,上顿的剩菜,下顿一定要吃完,否则要坚决扔掉。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次“剩菜大变身”了。

肉类凉拌、炒菜皆可。酱牛肉、酱肘子等最简单的变身方法就是凉拌,可把肉切片与新鲜蔬菜、调味料一起拌匀;也可以与胡萝卜、芹菜等蔬菜同炒。还可把酱肉剁

碎,与青椒丁、香菜末等拌在一起,加在烧饼里做成肉夹馍。如果家中有小孩,把酱牛肉拍散剁碎,加盐、糖、酱油炒成肉松佐餐也不错。

煎炸鱼类,加热后往往口感又老又硬,其实可以加入彩椒、胡萝卜丁等重新红烧,以酱油和糖调味,就成了一道新菜。

家里蒸米饭,一次容易多。剩饭除了炒饭、煮粥外,还可将其打碎,加豆腐和鸡蛋做成米糊豆腐羹。此外,米饭还可以与土豆、肉末等搅拌,做成干炸丸子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5 12:42 , Processed in 0.0635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