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7秒无回应 孩子产生受挫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23:2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呵呵”,这两个字,被一个网络调查评为“2013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哦”,则在另一个类似网络调查中摘得桂冠。这类词汇之所以如此伤人,因为它们不是一个真正的回应。很多成年人感觉到,若对方没有回应或不及时回应,自己的情绪会产生巨大波动。小孩子更是如此。所以,许多心理学家们都讲到一点:对儿童来说,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幼童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
妈妈7秒不回应,孩子就有受挫感
弗洛伊德的著作《性学三论》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3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回应,就有了光。
不仅要回应,而且回应要及时。最新研究发现,若婴儿向妈妈发出信号,而妈妈能在7秒内给出准确回应,婴儿就没有受挫感。若超7秒,受挫感就会产生。若总是受挫,甚至总是彻底受挫——妈妈基本不回应,那么,婴儿就会减少甚至再也不向妈妈发出呼应。严重的“宅”人,极可能都有这样的背景。
妈妈回应 孩子确认存在感
要求妈妈们及时回应,听起来可能会让人感觉到很大压力。其实,准确回应并不是特别难。笔者曾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的故事:一位网友母亲带儿子去外婆家,儿子和外婆玩,母亲就去洗脸。儿子疯得很高兴,突然跑来说:“妈妈,妈妈。”这位母亲说了一句“嗯,妈妈在洗脸”之后,突然意识到他是想告诉自己他很高兴,于是继续说:“你是不是很高兴啊?”孩子”嗯”了一下就自己跑开了。
很多哲学家表达过这一观点:你存在,所以我存在。放到这个故事中,其意思即,妈妈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确认了,于是存在了,因为妈妈在这一刻是存在的,孩子也有了存在感。如果是有精准而及时,甚至是同时的回应,那就成了最迷人的事情。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6 16:01 , Processed in 0.0650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