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察站:北京新秩序的亚洲试验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7:4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上任之日起,以“强势”闻名的习近平就将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这个“党魁”职位解释得淋漓尽致。今天,他也将自己在党内的强势带到了国际外交场合,在正在举行的亚信峰会上,习近平的“总体安全观”一锤落地。更多的信号在显示,如果说“中国梦”可能成为习在中国国内的理论体系化,那“总体安全观”或将成为他在外交领域的又一理论框架。这个红二代出身的中共领导人,正在以那代人共同偶像毛泽东式的思维,以“安全观”为切入点,将亚洲作为实践此理论的试验场,而各项举动的潜台词则是——中国要用东方式的思维来打造世界格局。

中国梦与安全观 习近平“双足”并行

作为一个亚洲地区的安全合作机制,在大量的国家、地区间的合作组织和论坛中,亚信峰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并不被太多人所关注,甚至在2010年,胡锦涛为了参加APEC会议而放弃亚信峰会,只派遣国务委员戴秉国作为自己特别代表出席会议。但是为何此次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得到了中国官方和媒体如此高的关注度,仅仅因为是东道主国而打出的“主场外交”牌?

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内政外交是分割不了的,此事亦然。在国内时局上,自上任之后提出“中国梦”想法之后,这个略显空泛的理论就已经被舆论看做了是习在这十年中的政治理论体系,如同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一样。但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政治家们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内圣外王”的状态,正如当年的毛泽东,当“毛泽东理论”统辖着当时中国亿万人的思想时,今天我们回首看毛的外交理念,“三分世界”的构想在那个冷战年代散发着特殊的色彩。

而在理论层面,当习有了“中国梦”号召国民,在外交战略上,他又需要一个怎样的理论来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国家?“安全观”问题也就应运而生。

在今天的国际事务上,就像一般人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一样,一个国家的安全问题也是每个政府都高度重视之事,再加上斯诺登事件、各种恐怖袭击以及各国之间的领土争端频频不断,因此用“总体安全观”来作为橄榄枝,显然能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

但是如此多的国际场合,为何习近平将自己“总体安全观”理论在亚信峰会上首先落地,又为何将亚洲作为检验自己“安全观”的试验场?略显枯燥的外交表述背后,是长远的谋局,其动机或有三点可供参考。

中俄扶持亚信三大动机

其一,亚信峰会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有24个成员国,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在地区和平、稳定、安全和合作等问题上的政治对话”。虽然从其名字就能看出其目的是针对于亚洲地区安全,但是由于仅仅是一个机制,而并非拥有共同目标的集团,因此在国际场合中也往往被人忽略。

但是这种情况下习将亚信选作自己外交理论的落脚点就显得更具谋略。亚信峰会的成员国除了中俄之外,并没有影响力的西方大国,如果能够以“总体安全观”让这个没有西方大国的组织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不仅会让中国的影响力增加,更能证明习这套外交理论的实用性。

其二,世界五大洲中,东欧近日虽不太平,但是作为主要力量的欧盟仍然起着“压仓镇宅”的作用,粗放的邦联制让欧洲仍然保持在稳定的轨道。北美、大洋洲国家较少,意识形态接近,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没有后顾之忧。南美、非洲虽然国家较多,但经济与发展问题仍然是困扰着这两个大洲主要国家的,但是国与国之间却少有地缘政治引起的冲突,即使有,在极为现实的国际大局中,也被有意无意的忽略。


但是这种情况下习将亚信选作自己外交理论的落脚点就显得更具谋略。亚信峰会的成员国除了中俄之外,并没有影响力的西方大国,如果能够以“总体安全观”让这个没有西方大国的组织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不仅会让中国的影响力增加,更能证明习这套外交理论的实用性。

其二,世界五大洲中,东欧近日虽不太平,但是作为主要力量的欧盟仍然起着“压仓镇宅”的作用,粗放的邦联制让欧洲仍然保持在稳定的轨道。北美、大洋洲国家较少,意识形态接近,东西两大洋,南北无强敌,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没有后顾之忧。南美、非洲虽然国家较多,但经济与发展问题仍然是困扰着这两个大洲主要国家的,但是国与国之间却少有地缘政治引起的冲突,即使有,在极为现实的国际大局中,也被有意无意的忽略。

而亚洲,正如习近平在21日的讲话中所言那样,作为国家众多、意识形态纷杂、大国小国并列的地区,情况复杂,阿富汗、伊拉克的国家安全问题,中日东海纷争,俄日矛盾,日韩矛盾,朝鲜问题,南中国海问题,印巴问题,以色列和周边伊斯兰教国家冲突乃至于各国普遍存在的恐怖袭击,都让整个亚洲安全被阴霾笼罩。

再回头看亚信峰会,其成员国就包括伊朗、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罗斯、韩国、越南、伊拉克等多个之间互有矛盾的国家,虽然今天并不被人重视,但是中国凭借俄罗斯的“捧场”,用“总体安全观”能够妥善或者部分解决这些国家之间的隔阂,亚洲复杂性将是验证“总体安全观”最好的试验场。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美国,没有日本。

其三,当亚信需要中国的扶持来成为有影响力的地区组织时,今天的中国,也需要这样一个组织来延伸自己在地区的影响力,尤其是由于亚信峰会的组成国和上合组织的成员国高度一致,因此不排除中国正在试图将亚信峰会打造成上合组织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加强版”。现在中国起主导作用的上合组织,在成立之初,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地区安全问题,第一次峰会时所签署的《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即可见一斑。但是随着上合组织职能和成员国的不断扩张,该组织对于“安全问题”的执着性在相对降低,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新平台来主导“亚洲安全”,相信中共高层正是有意将亚信峰会打造成这个新平台。

草蛇灰线 伏笔千里

正如前文所说,自毛泽东时代开始,中国在外交层面上就擅长使用“草蛇灰线,伏笔千里”和合纵连横的道理,这在“总体安全观”这一理论的提出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下谈到“安全观”,自然会想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并在4月15日成立的国安委。这个以保障中国对内、对外安全为责任的超级机构,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大量的政治解读。

其实按照时间线慢慢梳理,就会发现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习近平的安全观理论是在一直不断释放信号的,国安委成立就是正式向外界证明,中共已经将国家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施政方向,而亚信峰会,只是最后的临门一脚。

在大国安全上,2013年3月,刚刚担任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展开了任内对俄罗斯的首访。3月22日,在与总统普京会谈时,习近平表示,双方要重点加大相互政治支持,坚定支持对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努力。6月,习近平首次到访美国。在安嫩伯格庄园,习近平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而在今年的荷兰海牙核峰会,习近平会见奥巴马时表示,中美应坚持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立场,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力的行动来推动中美间的合作,有效地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2013年10月,习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要着力推进区域安全合作。称“我国同周边国家毗邻而居,开展安全合作是共同需要。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倡导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推进同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深化有关合作机制,增进战略互信”。在2013年4月博鳌论坛上,习又表示,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习甚至在核安全和中亚安全上,亦在多个场合表达过自己的观点。而“总体安全观”的信息,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外交场合中被释放。今天的我们,也只有在答案谜底揭晓之时,回首去看,才会发现如此之多的伏笔。

当习近平在4月15日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为“头等大事”,以“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等辨证的哲学思维来谈论自己这套外交理论之时,观察家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提出“三分世界”的毛泽东,而二者的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以略带哲学的东方思维来重构世界格局,两位中共党魁的“雄心”和“理想”,已经在硬帮帮、冷冰冰的外交对白中,昭显无遗。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 03:19 , Processed in 0.0648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