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停产潮”烧向拉美,巴西高官:只剩两周时间,正找中方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16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美欧日车企的哀嚎尚未平息,荷兰强占中资半导体企业引发的“断供”危机蔓延至拉美。

据路透社28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二,在与巴西全国机动车辆制造商协会(Anfavea)主席会面后,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秘书乌拉莱斯·莫雷拉(Uallace Moreira)表示,如果全球芯片供应危机持续,部分汽车制造商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周内暂停在巴西的生产运营。他同时透露,巴西政府正与中方沟通,以寻求解决方案。

Anfavea成立于1956年5月15日,代表了在巴西拥有业务和生产设施的外国汽车制造商。成员包括奥迪、宝马、菲亚特、福特、通用汽车、本田、现代和丰田等。

据报道,巴西副总统兼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长热拉尔多·阿尔克明也出席了会议。莫雷拉未指明巴西哪些车企会最先受冲击,但提到因私营部门呼吁对话,阿尔克明已联系巴西驻华大使与中国驻巴西大使,推动启动相关讨论。

路透社指出,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荷兰政府强行接管中企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有媒体探访发现,荷兰干涉后,安世半导体东莞工厂自中国国庆中秋长假后限制出货,全球汽车供应链随即“大地震”,美欧日车企哀嚎遍野。

《华尔街日报》28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简易微芯片短缺引发的生产中断让车企愈发焦虑,全球汽车制造商“停产潮”恐将开启。

安世半导体在德国和英国的工厂生产半导体晶圆,再送往中国进行封装测试,约80%的最终产品在中国完成。该公司去年营收约20亿美元,其中60%来自汽车行业相关业务。

报道称,强占事件引发“断供”后,部分车企及供应商的芯片库存已处低位,未来几天可能耗尽。企业高管与分析师警告,若安世半导体近期无法恢复供货,因其芯片应用广泛,找到足够替代芯片将十分困难。

芯片专家马丁·盖斯勒(Martin Geißler)早前对德国《商报》表示,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几家供应商在理论上可以替代安世半导体的产品;更关键的是,其元器件已深度融入众多客户的供应链,“汽车供应链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实际上依赖这家中资企业作为独家供应商。”

沃尔沃汽车的首席执行官霍坎·萨穆埃尔松(Håkan Samuelsson)补充说,“虽然这些组件并非高战略性产品,但汽车中有数百个这样的小型微处理器,比如在门锁系统、空调控制、车速表等部件里。”

这意味着,汽车制造商无法通过临时采购替代芯片或调整生产计划来简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超出我们控制范围的高层次问题。”

沃尔沃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上周已警告称,如果僵局得不到解决,其欧洲工厂可能会暂时关闭。博世集团也表示,其德国生产线可能受影响,员工或被迫放假。

据美媒报道,日本本田本周也已开始对其北美工厂实施临时减产与停产措施。

点击查看大图

安世半导体员工在洁净室中穿行。 东方IC

加拿大汽车工人联盟(Unifor)的分会主席维托·贝托(Vito Beato)透露,周一,本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阿利斯顿的组装厂已将产能削减一半,且减产状态将持续至周三。该厂负责生产思域轿车和CR-V运动型多用途车。

他在Facebook发布的视频中还提到,该工厂计划从周四起停产一周,随后于下周晚些时候恢复一半产能。

本田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正在“应对全行业范围内的半导体供应链问题”,并通过战略性调整妥善管理现有零部件库存。该发言人证实,本田本周已开始对其北美地区“大规模生产”的汽车工厂采取调整措施,包括临时停产。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则向分析师透露,美国政府也在介入调解此事。上周他已前往华盛顿讨论此事,力求在停产前解决问题。

巴克莱分析师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尽管许多供应商认为基础芯片存在替代品,但问题在于库存有限。大多数供应商通常只持有两到三周的库存。

该报告称,芯片短缺最早可能在本周冲击汽车供应商。而如果基础芯片供应链的停滞持续,“影响可能扩散至汽车行业之外”。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也向美媒表示,发电机、工程机械及农业机械等产品的制造商也将受波及。

对此,安世半导体发言人援引公司此前声明回应称,目前正申请管制豁免,并正努力减轻影响,但何时恢复供货尚无明确答案。

中方多部门早前回应强调,中方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荷方此举不仅违反契约精神与市场原则,还将严重损害荷兰营商环境,害人害己。

而闯出滔天大祸的荷兰政方面则急于开脱,妄图甩锅中企团队。

据路透社10月27日报道,四名熟悉政府想法的荷兰消息人士抹黑安世半导体母公司、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闻泰科技,声称荷方之所以在9月采取行动,是因担忧中方团队拆解欧洲业务、转移生产至中国。

这些消息人士称,中方团队曾计划裁掉安世半导体40%的员工,并关闭该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的研发设施。他们还说,10月1日之前,中方团队已转移了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工厂的“机密”,包括芯片设计和机器设置,并计划转移位于汉堡工厂的实体设备。

但他们既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还妄想荷兰政府能与中方谈判达成解决方案,将安世半导体管理层改组为统一的“荷兰-中国结构”。

上周,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客户信,已首次公开回应荷兰安世半导体管理层的质疑,强调其中国实体严格依法独立运营,并指责荷方“散布不实信息”。

英国《金融时报》28日报道称,闻泰科技发言人直接点明荷方的企图,称其“似乎意在让一家新的荷兰本土企业接手安世半导体”。但任何接手的荷企“注定要失败”,因为“客户不会追随新公司”。

该发言人还指出,若中国业务与欧洲业务被切断,安世半导体将失去大部分“后端产能”,“这一产能缺口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由欧洲或其他地区填补”。

荷兰《金融日报》同日报道,闻泰科技在官方回应中批评荷兰政府“干涉”行径,敦促荷方归还公司控制权,“只有这样,荷兰才能开始修复受损声誉,缓解国际紧张局势,维护自身和欧洲的经济安全”。

稀土供应与安世半导体问题,严重影响欧洲汽车工业,让欧盟成员国坐立难安。

前几天,德国、法国和欧盟委员会接连透过媒体放狠话,宣称将对华采取报复措施,不排除动用贸易“核选项”。但眼见欧洲汽车工业面临大规模停产危机,且中方不为所动,欧盟慌了。

据彭博社消息,当地时间10月27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中欧已于27日举行首轮视频会议,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本周四(30日)将访问布鲁塞尔,就相关问题与欧盟进行会谈。

《金融时报》还称,欧盟原本希望与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欧洲谈论这个问题,但知情人士透露,王文涛不会随团访问欧洲,故而双方预计将派出“高级技术专家”就关键原材料供应和安世半导体问题展开磋商。

早前应约与欧委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时,王文涛表示,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望欧方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尽快提出妥善解决办法。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5_10_29_794962_s.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9 18:27 , Processed in 0.0629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