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朝10位皇帝个个爱书法,看看谁写得最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4-29 10:3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墨香阁书画拍卖






我们知道,古代不少帝王对书法推崇有加,比如梁帝萧衍、唐太宗李世民及宋徽宗等,到了清代,虽然整个书坛的气格越来越近,但是对书法重视力度丝毫不逊前朝,几乎每个满清皇帝都以身作则,喜爱、勤习和推广汉字书法,且个个水平不俗。

native advertising


先说说满清第一位入关的皇帝—顺治帝。

顺治帝
1638年--1661年
顺治帝自幼天资聪颖,且学汉文、抄佛经、习字帖,书法可观,我们看到下图顺治帝书王维诗《竹里馆》,用笔纵肆直率,朴拙劲健,略得山谷笔势。


王维诗《竹里馆》

这件作品其创作的出发点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心境。书法用笔纵肆直率,相互间隔错落,线条顿挫明显,整篇书法劲健而古朴,显示了顺治皇帝书法的独特风格和笔势特点。

下面再说这位中国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康熙帝

康熙帝
1654--1722年
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如果说王羲之最应感谢唐太宗,那么最应感谢康熙帝的应是董其昌了。在清代皇帝中,尤以玄烨对董字最是推崇,且大量临摹,功力不凡,成为清代著名董派书家,使董派书风大行其道。我们看到下面的康熙帝的书法,取法董其昌,且更圆润饱满。

《赵北口诗》

【释文】赵北时巡至,燕南古戍闻。人烟生晓市,桥影漾晴云。浴鸟迎船出,垂杨隔浦分。中流清赏洽,箫鼓陋横汾。赵北口作。此幅书法精熟流畅,笔墨饱满。
要说书法可匹敌康熙的,那就是其子雍正了。

雍正帝
1678年—1735年
雍正帝在位13年,实施了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其书法深受其父康熙影响,但其优异在于跳出董其昌,溯古学二王及晋唐,楷行草样样精通,中锋老辣,灵动流畅,骨肉清劲,意韵盎然。有不少观点认为,雍正帝是清代皇帝中书法造诣最高者。


《行书夏日泛舟诗》

【释文】殿阁风生波面凉,微洄徐泛芰荷香。柳阴深处停桡看,可爱纤鯈戏碧塘。夏日泛舟旧作。此作品草、行相间,笔墨饱满劲健,气韵贯通,其圆熟之体势可与馆阁体高手相颉颃。


雍正帝的圣旨朱批

在康雍乾三位皇帝之中,雍正的书法是最好的。好就好在他的书法用功最勤,说他在位13年间,光是朱批就写了1100多万字。还有风格突出,字写得更加遒美有韵味。
接着,到了字画收藏大咖—乾隆帝。

乾隆帝
1678年—1735年
乾隆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帝对书画的痴迷是空前的,他爱创作、爱收藏、爱盖章、爱编撰,有成就有破坏,可圈可点。但没办法,谁叫他万人之上呢。乾隆帝书法主要学赵孟頫,虽然馆阁痕迹重但流畅不失特色,很适合题跋,给古代书画家作品作作绿叶也算合格。如此痴迷字画,难怪乾隆帝成为中国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快雪时晴帖》题字

上图为乾隆在王羲之书法《快雪时晴帖》上的题字“神乎技矣”。所以,看乾隆书法,还是在看各种古迹中,都留有他的墨迹,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都在那里,不悲不喜。

native advertising

接着说说捣毁和珅集团的嘉庆皇帝。

嘉庆帝
1711年—1799年
嘉庆帝主要写楷书,在端庄规整中透露着古拙,可能与他性情有关。他年幼处于父皇威严下,上任初始也是受太上皇发号施令,直到乾隆帝死后才正式掌权,惩治和珅,肃清吏治。不过书法难与康雍乾三帝相比,但笔墨沉厚,功力扎实,颇具个性。
再说说竭力回天的道光帝。

道光帝
1782年—1850年
道光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分继承皇位的皇帝,他的书法似馆阁体,黑重而浓茂,严正而规矩,有很深的功力。道光帝在位期间,清朝积贫积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观瀑诗》

咸丰帝
1831年—1861年
咸丰帝为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在位11年。在位期间,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在咸丰即位不久,于咸丰元年(1851年)元月就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接下来的火烧圆明园,天地会的起义注定在位仅仅十一年的咸丰皇帝落寞的一生。国家的衰落动荡,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皇帝自已无暇翰墨,因此留下的墨宝很少。但他自幼受到严格的汉文化教育,使得他在书法方面具有一定的修养,书风日倾馆阁化。

本以为咸丰之后清帝书法式弱,但是并没有啊!

同治帝
1856年—1874年
同治帝大展拳脚,镇压太平天国、平定陕甘回变、兴办洋务新政,使清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时期,出现了大量书法名家,翁同酥、何绍基、赵之谦、张裕钊、吴熙载等。同治帝书法要优于道光咸丰,不仅能写一手漂亮的“清帝体”“馆阁体”,还受到刘镛影响,善用浓墨,结体却疏朗奔放,确实可观。


再看看憋屈的光绪帝书法如何?

光绪帝
1871年—1908年
光绪帝其实是有能力有抱负的,但施展不开,一生受慈禧挟制,未掌实权,最后在慈禧死亡前一天砒霜中毒而死,享年38岁。不过光绪帝书法丝毫不示弱,颇有中正气,得颜体雄厚,结字宽博,精神挺拔。


宣统帝

1906年—1967年

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称宣统帝。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中,溥仪依次被民国、日本、苏联控制,三载称帝,一生流离失所,最后在新中国以政协委员身份善终。溥仪一生喜欢书法绘画,善花鸟,书法学唐楷,法度严谨,雍容华贵中不失劲挺奔放。


你最喜欢哪位清帝的字呢?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10:29 , Processed in 0.0667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