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国外交就如同中法女排之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02: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观察者网

奥运会开赛以来,可以看到全球体育格局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变化:过去中美金牌大战演变成中法日三方大战。第五天比赛结束时,中国以9枚金牌位居第一,法国以8枚位居第二,但奖牌总数超中国7枚,日本同样是8枚位居第三。

按说东道主效应是常态:上一届主办国、本届主办国和下一届主办国在奥运会上的表现都超于往常。所以日本和法国进入第一竞争行列不意外,但世界体育强国也是下一届主办国美国的表现就有些异常了。虽然第六天比赛结束之后美国总算进入前二,但发挥欠佳是不争的事实。

不管怎样,这几天中法两国在金牌榜上的激烈争夺,加上今年又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一向特殊的中法关系便成了绕不过去的议题——这在奥运赛场上也有体现。

比如游泳项目中最瞩目的一百米自由泳,中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不仅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夺得金牌的亚洲人,而且还大幅打破世界纪录,再次冲击了人类的极限,这也是巴黎奥运会打破的第一个世界纪录。如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刻,但在发奖和升国旗、奏国歌仪式上,直播的法国电视台却打破常规把镜头切给对一位法国运动员的采访,背景中高昂的中国国歌还清晰可闻。法国有至少五十万华人,应该有不少人端坐在屏幕前观看,等待着中国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此时心中感受可想而知。

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中法关系确实比较特殊:双方相隔遥远,制度、文明、种族、信仰等差异很大,却在最高国家战略利益上有交集。美苏冷战时双方就曾联手,今天更是在许多全球重大议题上有共识。这个特殊之处,也有助于理解双方关系的另一个特殊现象:当我们说中美关系时,往往说双方人民是友好的,有个别政客反华。但说起中法关系则是相反的:高层政治精英对中国积极,民间却不热,特别是媒体和学术界,往往扯后腿。潘展乐发奖上的小动作就是媒体所为。

https://www.guancha.cn/SLZ/2024_08_02_743590_s.shtml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 05:46 , Processed in 0.0648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