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翁高血脂「动脉严重狭窄」 医传授控制胆固醇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9 21:2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健康医疗网




68岁刘先生餐餐大鱼大肉,身材肥胖鲜少运动,过去的健康检查除了胆固醇过高外,血压及血糖尚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有阵子经常感到胸闷不适,到医院做心导管检查显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后续接受气球扩张及支架置放手术,术后医师特别叮嘱要好好控制胆固醇,以避免后续支架内再狭窄。





高血脂是现代人通病 胆固醇堆积血管易致心脏、脑部疾病

台湾国泰综合医院心血管中心主治医师简韶甫指出,高血脂包含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过高,是现代人常有的通病,不是只有肥胖的人才会有高血脂,中等身材或偏瘦的人也可能会有此一疾病,其发生原因不只和饮食、体重、少运动有关,和基因遗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也有一些关联。

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除了做为细胞代谢的能量之外,和细胞膜的结构及荷尔蒙的原料有关,血液中的胆固醇又分为低密度胆固醇(俗称坏的胆固醇)及高密度胆固醇(俗称好的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会堆积在血管壁上,而高密度胆固醇可以把堆积在周边的低密度胆固醇带回肝脏代谢。

而堆积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胆固醇会引起血管发炎,在血管壁上形成粥状动脉硬化斑块,若发生在心脏的血管就会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若发生在脑部的血管有可能引起脑中风,若发生在脚部血管会造成周边动脉阻塞疾病,易发生间歇性跛行。若能积极控制高血脂,有可能将已经形成的粥状动脉硬化斑块逆转,以减少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

积极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可减少并发症、死亡几率
简韶甫医师表示,高血脂不像高血压和糖尿病可以在家里自己监测,只能在医院或检验所借由抽血得到数据,但民众往往不在意检验结果,只知道有高血脂,却不知道长期高血脂所带来的并发症而忽略病程。

目前的研究显示,若已经有冠状动脉疾病、脑中风、周边动脉阻塞疾病或糖尿病,积极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可以减少死亡率,而且低密度胆固醇降得越低带来的好处越多。若尚无血管病变但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如高血压、男性大于45岁、女性大于55岁、早发性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胆固醇小于40mg/dL或吸烟),也建议积极控制胆固醇以减少后续的并发症。





对抗高血脂:少吃垃圾食物、运动减重、规律服药

简韶甫医师说明,高血脂的治疗首重生活习惯改变,除了少吃肥肉和油炸食物外,也可以量减少外食来达到减少脂肪摄取,运动减重除了可以改善体态减少内脏脂肪,也可以降低代谢症候群的发生率,对后续糖尿病及高血压都有预防及控制的效果。

若经医师评估需要使用降胆固醇药物,建议遵从医嘱规律服药,目前健保给付的降胆固醇药物疗效极佳,大部分民众在药物治疗后高血脂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仅少数人无法耐受药物的副作用(如肌肉酸痛和肝脏发炎),若发生副作用可以和医师讨论减低剂量或改药。切勿听信不实广告或民俗疗法,免得花了大钱却没有疗效。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9 21:42 , Processed in 0.06315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