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老照片:被中国枪决的日本战犯(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6:4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sper 于 2016-4-6 16:49 编辑

在中国枪毙的日本战犯—揭秘他们临刑的最后一刻

作者:战争史



1947年3月27日。日军战犯--华南最高指挥官田中久一中将被判处死刑。

田中久一是日本兵库县人,1910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22期,后进入陆军大学深造。田中从下士起入伍,至1937年累升至陆军少将。1938年2月被任为任台湾军参谋长。同年9月任新建之第二十一军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第二十一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然后攻占广州。1940年日本驻华南军队改编为南支那方面军,田中升任中将参谋。次年年中为配合进攻香港,南支那方面军撤消,改成第二十三军。第二十三军于1941年攻占香港。1943年3月,田中任第二十三军司令,主管华南军事,驻地为广州。1944年参与指挥进攻广西、湖南的湘桂作战。同年12月,日军改组香港占领地政府,矶谷廉介调任台湾,香港总督一职由1945年2月起改由驻广州的田中兼任,至1945年8月日军投降为止。

1945年8月,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田中久一先后向在广州的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和在汕头的余汉谋第七战区签署降书。之后田中被中国政府拘捕,在1946年5月在广州行营军事法庭以战争罪行审判。田中被判罪名成立,处以死刑。1947年3月27日在广州流花桥刑场被枪决。



1947年3月27日,田中久一被枪决时的情景。



这是一张大部分中国人都见过的照片,日本军官向井和野田,在日军攻占南京前后,举行杀人比赛,号称“百人斩”,其罪行刊登在《东京日日新闻》上。



图为1946年12月31日,南京雨花台刑场,日军战犯鹤丸光吉被枪决的瞬间。鹤丸光吉为较早遭到枪决的日军战犯,罪名为虐杀无辜的平民百姓。









上海军事法庭1946年4月开庭审判,共审判日本战犯116人,其中判处死刑14人。图为1947年6月17日,在上海军事法庭被判死刑的侵华日军江阴宪兵队军曹下田次郎和常熟宪兵队队长米村春喜,在游街示众后被押赴刑场。



谷寿夫,日本陆军中将,侵华日军乙级战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

日本冈山县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曾参加日俄战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派往中国,在华北他就纵容部队烧杀劫掠。淞沪会战期间率军绕道杭州湾登陆。1937年12月12日率所部由中华门侵入南京,并伙同第16师团、18师团、114师团等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1947年2月6日南京军事法庭公审,3月10日法庭宣判处死刑,谷寿夫不服上诉,4月25日蒋介石批示维持原判。4月26日被枪毙于南京雨花台。聚集的群众连绵数里,斥责怒骂声不绝。

1947年4月26日上午,谷寿夫最后一次受审。检察官交给他3封家书,给予纸笔,让其复信。谷寿夫回完信后,写下了给妻子的最后遗言:“身葬异域,魂返清乡。”图为1947年4月26日,谷寿夫在临刑前写家书。









行刑前,谷寿夫剪下自己十个指头的指甲和三束头发,装在用白手帕做成的小袋子里,并写下绝命诗:“樱花开时我丧命,痛留妻室哭夫君。愿献此身化淤泥,中国不再恨日本。”之后,谷寿夫被押往南京雨花台刑场,很多人前来围观。谷寿夫一枪毙命。图为谷寿夫被押往刑场途中。



1947年12月18日。日军战犯向井敏明、野田岩和田中军吉(由左至右),在南京战犯法庭接受公审,距南京大屠杀刚好十年。



1948年1月28日。向井、野田、田中三人被判处死刑。右图为战犯在收拾遗物准备押至刑场。



法庭下达执行死刑命令后,向井、野田、田中三人被带上军车,由武装宪兵押往南京雨花台刑场。



1948年1月28日。下车后,三战犯被准许抽最后一只烟。三人狂吸不止并不断的交谈,以镇定恐慌的心里



向井、野田、田中吸完烟后,被宪兵推往法场。他们步履蹒跚、弯腰俯首完全不见当年杀人时之所谓“英勇”。



行刑之前一霎那,三名杀人魔头举起手臂高呼军国主义口号。随后行刑枪手向他们后脑开枪,三人随即倒地毙命。



多行不义必自毙!十年来遭其杀害的中国人的冤魂终得安息。



1947年6月11日。日军战犯号称“嘉山之虎”的松本洁被判处死刑。



日军战犯松本洁伏法时,行刑军警向其后脑开枪的一霎那。这张照片是有关日本战犯伏法过程中,最清晰和触目惊醒的照片。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3 13:21 , Processed in 0.0655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