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一定要“烟不离手”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05:0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银幕和荧屏上的吸烟现象,一直屡遭诟病。近日,作为纪念建党90周年的献礼剧目,一批红色题材的电视剧登上了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其中有三部力作:《东方》、《红色摇篮》和《井冈山》。三部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不同命运的人物群像,特别是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不同时期的毛泽东形象。

  当然,不同时期的毛泽东是由不同演员来扮演的。但是,无论是唐国强在《东方》中扮演的毛泽东主席,还是王霙在《红色摇篮》中扮演的老毛、《井冈山》中的毛委员,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烟不离手。唐国强几乎是无时不抽,从屋里抽到屋外,从卧室抽到会议室,从中国抽到苏联。王霙岁数要小一些,虽然抽得少一些,但几乎也是每集必抽,尤其是在促膝谈话的时候,在思想交锋的时候,而且有了一个发明创造,就是骑在马上抽烟。好像不拿这支烟当道具,就不能表现出毛泽东的风采和神韵似的。

  单从表演的角度看,或许导演、演员只是为了刻意塑造出一个真实的毛泽东,岂知这恰恰显得不真实了。毛泽东烟瘾再大,也不可能烟不离手的。一个地道的烟民,一天抽30支烟也算是多的了。30支烟首尾相接,也不过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一天24小时中只能算一个小头。大部分时间,烟民们还是要在不抽烟的状态下工作和生活的,包括走路、吃饭、谈话等等。所以,让荧屏上的毛泽东少抽烟或是不抽烟,本不应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在荧屏、银幕禁烟的呼声日渐强烈的今天,也不该让毛主席带这个抽烟的头儿吧?作为导演和演员,还是应该把精力多花在提高表演技巧和水平上为好。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3 11:45 , Processed in 0.0618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