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齐云山——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22: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齐云山古称“白岳”,它和黄山南北辉映。自古就享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的美誉。公元1532年,嘉靖皇帝来山求子,果获灵验。白岳从此成为了皇家道场;同时,也得以跻身于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其实,白岳是低海拔,它的最高峰也就只有585米,取名“齐云山”是源于嘉靖皇帝的一句话:“一石插天,与碧云齐”。斯言不虚,齐云山的云海一年多达260天;再则,因它山环水曲的地形,造就了一个藏风纳气的风水格局,使得它的云海非常稳定的停留在,离地面七八十米的高度,是世界上最低的云海。另外,齐云山的云海持续的时间极长,尤其在冬季,往往会持续到中午。
   当然,自然造化不仅于此。作为国家地质公园,齐云山除了有弥足珍贵的地质景观——恐龙脚印负型化石之外;景区内更有36座奇峰拔地而起,72堵怪崖绝壁千寻。当年,唐伯虎就曾为其中的紫霄崖气势所夺,并口占一绝:“齐云山与碧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断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这些奇峰怪崖,又成就了齐云山的风水奇观:其中天然太极、真仙洞府等地可圈可点。而太素宫的选址,则把我们中国人对风水的认识推到了极致:它的靠山、左右的狮象、前方的朝案不仅一应俱全,且形神兼备;山下更有如玉带缠腰的止气之水——横江。此等风水布局堪称天下之典范。
   山水形胜的齐云山,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黄冠羽士,最著名者有:龚栖霞、余道元、张三丰等。是他们开拓并传承了齐云山一千三百年的道文化历史;是他们为我们徽州人构建了一处精神的家园。于是,唐伯虎在“科场舞弊案”后,会来到齐云山寻求心灵的慰藉。而徐霞客两上齐云既是寄情山水,同时也是被道家香火所吸引。
    山水形胜的齐云山,千百年来也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李白、朱熹、唐伯虎等纷沓而至,他们以丹崖为纸挥毫泼墨,为我们留下一千五百多处摩崖石刻。虽然,历经浩劫后,目前作为全国重点文保的齐云山,其景区内仅存摩崖石刻573处,但,这也足以雄踞江南了。
    齐云山有丹霞之奇,道教之密,石刻之绝和云海之美,无怪乎乾隆皇帝在公元1751年,游览齐云山时,会写下:“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千古绝对。
    齐云山是一处以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山岳景区。全山的地质构造为层积岩,其色赤如朱砂、灿若红霞,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内有36奇峰、72怪崖、24飞涧,加之河、湖、潭、瀑构成了一幅青山水秀、峭拔明丽的自然画图。作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和江南第一皇家道场,齐云山的道教文化已传承了近1400年,它的宫观建筑、道教绘画、道教雕刻和道教音乐都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古以来,齐云山也是文人雅士的垂青地,他们在此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摩崖石刻。几乎是峰峰有题字,崖崖有碑铭。齐云山四季田园美不胜收:横江两岸阡陌纵横,粉墙黛瓦的民居散落其中。春可在烟云中观菜花金黄;夏可于细雨中赏秧苗碧绿;秋则可在蓝天下品丰收的稻浪;而冬天则是在银装素裹中观水落波寒。“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齐云山以神奇秀美的丹霞地貌、厚重神秘的道教文化、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婉约内敛的徽州田园,组成了一幅斑斓恢弘的山水画卷。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5 00:32 , Processed in 0.06277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