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2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顾上世纪苏联对邻国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22:2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rank 于 2014-3-5 22:24 编辑

网易军事精兵堂第15期:苏俄的闪电战,从二战后到现在,总是让世人震惊。震惊的不仅是速度,还有对世界的改变。这些曾经的“同志”和“兄弟”,无一对自己的命运能真正把控。编辑:冯家杰,陈鹍,黄晋一。
◢ 1 ◣网易军事精兵堂第15期:苏俄的闪电战,从二战后到现在,总是让世人震惊。震惊的不仅是速度,还有对世界的改变。这些曾经的“同志”和“兄弟”,无一对自己的命运能真正把控。



◢ 2 ◣
国际政治中的对外干预是指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事务的主动干涉,这种干涉可能是针对某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也可能是针对该国的对外政策。根据干预的强弱程度不同,干预可能包括从强度最低的旨在影响其内政的讲话到强度最高的直接军事入侵。大体说来,施行对外干预的手段包括六大类,即心理压力、经济手段、政治手段、秘密行动 、准军事干预以及直接的军事威胁或入侵等。对外干预完全违背了关于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的国际法准则,却经常成为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实现国家利益的工具。冷战初期,作为弱势一方的苏联企图通过政治灵活性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和解,但面对北约和华约的对立,苏联转而开始积极维护其周边势力范围,东欧和东南欧在历史上就被俄罗斯看做其“战略缓冲地”。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3 ◣
“战斗种族”们在冷战期间的几次直接出兵境外作战,都是在对付自己的盟国。苏联在这些对外军事干预中,充分显示了其“钢铁洪流”般合成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能力。刚猛的战争决策、坚定的军事决心、闪电般的军事行动、大胆的纵深穿插和毫不迟疑的血腥镇压这些就是苏联时代对外军事干预的集体印象。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4 ◣
从苏联到现在的俄罗斯,快速突击的空降兵和机降伞兵成为苏军对外军事行动,快速控制局面的重要急先锋,令人映像深刻。如果说,战争爆发,美国总统要问的第一句是“我们的航母在那里”?那么苏共总书记和俄联邦总统要问的是,我们的伞兵在哪里?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5 ◣
虽然苏俄的对外军事干预并非什么善举,但俄罗斯人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握危机决策的合适时机,当断之时应勇于决断,决不因犹豫或拖延而丧失战略主动,这些确实值得中国学习。当前,我国的国际国内环境越来越复杂,美国重返亚太、反恐形势严峻等各种问题挑战不时袭来,无论是决策者还是决策参与者,随时都可能要面对危急事态下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正确抉择,苏俄的对外军事行动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6 ◣
1956年波兰发生波兹南事件之后不久,匈牙利爆发了著名的“十月事件”。1956年10月23日,匈牙利的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2700匈牙利人死亡。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7 ◣10月23日事件发生不久,匈牙利政府就向苏联驻匈牙利大使安德罗波夫请求苏联派军队对付游行示威。23日晚10至11点,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多数成员同意立即出兵。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8 ◣
24日下午,在没有获得匈牙利政府正式邀请的情况下,苏联发动了代号为“行动波”的第一次干预行动。档案记载,根据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的决定,由第128步兵师和第39机械化师编成的苏军部队于2时15分越过国境线进入匈牙利境内,在恢复匈牙利局势之后,苏军苏军开始撤离。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9 ◣
一开始,苏联领导人在如何处理匈牙利事件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莫洛托夫等强硬派主张立即派兵镇压,米高扬等温和派则主张依靠纳吉来控制局势;赫鲁晓夫则采取调和立场,一方面迅速派出武装力量,同时对纳吉政府采取了密切关注但暂不干预的政策。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10 ◣
但28日以后,匈牙利的混乱局面使苏联领导人的态度明显转变,赫鲁晓夫在31日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宣布,苏联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在匈牙利整顿秩序”。1956年11月3日,苏军向布达佩斯发动了代号为“强风”的军事行动,苏军以17个师的兵力向布达佩斯发动闪击,并迅速地控制了匈牙利全境。图为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事件。



◢ 11 ◣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名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体制改革,但在苏联看来,此举有脱离苏联控制的倾向。为了实行统一的“苏联体制”,苏决定对捷进行武装干涉。6月下旬,“华沙条约组织”在捷境内举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数日参演部队才撤离捷境。图为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事件。



◢ 12 ◣
8月20日晚11时,布拉格机场接到一架苏联民航客机信号:“机械事故,要求迫降”,未予拒绝。客机一降落,数十名苏军突击队员冲出机舱迅速占领机场。几分钟后,苏第24空军集团军巨型运输机开始降落,一分钟一架。图为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事件。



◢ 13 ◣
1小时后,一辆苏联大使馆的汽车引路,苏军士兵直扑布拉格。与此同时,苏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大将指挥4个苏军坦克师,1个空降师,1个东德师从波兰直捣布拉格(西方向第一方面军);驻德4个苏军师,1个东德师切断捷西部边界(西方向第二方面军);驻匈牙利苏军8个师,匈军2个师,保加利亚军一部从南部进攻(西南方向第一方面军);苏波联军4个师进攻北部(西方向第三方面军)。同时苏军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捷军开始全面电子压制。图为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事件。



◢ 14 ◣
21日拂晓,苏军占领布拉格,逮捕杜布切克。在进攻开始6小时后,苏军控制了捷克全境。几十万捷军全部缴械,北约也没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这次代号为“多瑙河”的军事行动是苏军的一次典型方面军群进攻战役。图为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事件。



◢ 15 ◣
西方向主攻,西南方向配合,共动用4个方面军下属的1个坦克集团军和4个多兵种合成集团军26个师约30万人。但由于进攻过快,两个战略方向的后备坦克集团军均未出动,只动用了各集团军,师,团的直属坦克,共有900余辆坦克和约8000辆装甲运输车。图为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事件。



◢ 16 ◣图为1968年苏军进入捷克事件。



◢ 17 ◣



◢ 18 ◣



◢ 19 ◣
除了在欧洲维护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苏联也在亚洲积极拓展战略空间,苏联除在东南亚选择侵略印度支那作为突破口,在南亚则把印度和阿富汗作为其南下战略和亚太战略的两根主要支柱。苏联于1971年8月同印度签订了带军事性质的“印苏和平友好条约”,接着便于11月21日支持印度军队向东巴发动全面进攻,迫使在东巴的巴基斯坦军队投降。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苏联在赢得这一胜利之后,又把矛头对准了阿富汗。图为苏军入侵阿富汗事件。



◢ 20 ◣
1978年6月,东部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首先爆发反政府武装起义,同年冬,全国28个省的大多数均已出现武装抵抗活动。1979年3月,一场大规模的起义在阿富汗的三大城市之一的赫拉特爆发,井促使国内反政府武装斗争进一步蓬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当局为了保住他们对这个经营多年的国家的控制权,决定直接出兵干涉。图为苏军入侵阿富汗事件。



◢ 21 ◣
1979年12月27日晚,苏联在经过精心策划之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空运大批军队完全控制了首都喀布尔。随后,早已部署在苏阿边境的苏军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这时,在阿富汗的苏军人数已达8.5万人。图为苏军入侵阿富汗事件。



◢ 22 ◣
在苏军保护下,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头目卡尔迈勒从国外回到喀布尔,出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和革命委员会主席兼总理。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它战后几十年来第一次直接出兵占领一个第三世界主权国家,标志着70年代苏联对外扩张的顶点。图为苏军入侵阿富汗事件。



◢ 23 ◣图为苏军入侵阿富汗事件。



◢ 24 ◣



◢ 25 ◣



◢ 26 ◣
l999年6月初,跌宕起伏的科索沃危机在北约长达78天的空袭和长时间的高压下,终以南联盟的屈服而走向尾声。北约相关国家企图独享科索沃战后利益的蛋糕,这对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战略利益构成了严重挑战。为此,俄政府当局曾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积极的外交斡旋,以争取有所获益,但北约相关国家却视而不见,毫无妥协之意。图为俄军伞兵闪击科索沃机场。



◢ 27 ◣
 鉴于外交部和总统特使的谈判均无建树,俄军方决定采取一次有效的军事行动来争取赢得转机。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的20多名高级将领为此共同拟定了一个“科索沃问题解决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趁北约部队还未反应过来,迅速果断地采取一次大胆的军事行动,抢占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普里什蒂纳机场,以在科索沃危机相关问题的事后处理上赢得主动。图为俄军伞兵闪击科索沃机场。



◢ 28 ◣
面对北约部队力量占优的不利局面,从俄本土临时调兵显然是“远水难解近渴”。好在俄罗斯也在波黑派驻有维和部队,于是,俄罗斯国防部驻北约代表扎瓦尔津将军提出,可利用该部队来担任抢占科索沃战略要地的重任。被选中的突击分队,恰好是原先参加过第二次车臣战争的俄军第76空降师的功臣,他们曾有过对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以少胜多的英勇壮举,最具备完成突击任务的条件。图为俄军伞兵闪击科索沃机场。



◢ 29 ◣
6月11日23时30分,俄军200名(约1个加强连)空降部队士兵,在阿列克谢的指挥下,分乘15辆装甲车、30多辆卡车,从距波黑图兹拉市不远的俄罗斯维和部队常驻地,开始向南联盟边界快速进发。  经过数个小时的急行军,至6月12日4时30分(当地时间),俄空降突击分队按预定方案赶赴至500公里之外的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抢先北约一步快速占领了斯利季奇国际机场(斯拉蒂纳空军基地)。  英军特种突击小队,以及担任先遣任务的伞兵和装甲旅分队,晚于俄军突击分队抵达斯拉蒂纳空军基地。双方在斯利季奇机场入口处一度陷入对峙状态。图为俄军伞兵闪击科索沃机场。



◢ 30 ◣
俄罗斯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的突击行动令北约及国际社会震惊,并达到了既定的战略目的。然而,俄罗斯相关部门曾一度在对外宣示的口径上产生了分歧。如,俄外长伊万诺夫曾在美国有线新闻网电视节目中发表声明称,这是一个“不幸的错误”,并表示俄军将会奉命撤出科索沃;而俄总统办公厅则宣称,俄军是奉命进入科索沃维持地区局势稳定。由此不难发现,也许出于保密需要,俄决策层当时有意控制了行动的知情范围。图为俄军与英军对峙。



◢ 31 ◣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7日报道,当日凌晨,200名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占领了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并在楼上升起俄罗斯国旗。3月1日,大批俄罗斯军队装甲运输车辆进入乌克兰境内的克里米亚。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同意总统普京在乌克兰领土上动用俄军事力量,直至该国形势恢复稳定。



◢ 32 ◣
俄军一支俄军特战队还割断了通往乌克兰海军司令部大楼的电力供应线,另一支突击队则突入乌克兰陆、海军的多个通信基站,摧毁了通信线路。俄军3日突然屏蔽了克里米亚部分地区的手机信号,而这已被一些媒体解读为俄军全面军事行动在即的前奏。



◢ 33 ◣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苏联/俄罗斯对周边国家的军事干预是毫不犹豫和绝不迟疑的,枪口会随时指向昔日的“兄弟”。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6 02:57:09 | 只看该作者
来之能战,战之比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6 04:03:10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帝国站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3-6 07:36:1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地盘我做主。不得不承认,苏联人还是有血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3-6 07:39:0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衣钵,普京曾说:“”俄罗斯面积是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体现这样的理念:俄罗斯会为每一寸土地付诸武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2 01:39 , Processed in 0.0657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