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肥胖会短命 40岁以上5成腰围过粗 5招打败腹部肥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7 09: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新闻网





国健署表示,腰围是评估代谢症候群的重要指针,成年男性应小于90公分,女性小于80公分。建议早晨空腹、自然站立时,移除腰部衣物,用腰围尺水平绕过腹部中线(介于骨盆上缘与肋骨下缘之间的中线),贴合但不压迫皮肤,确保准确量测。(国健署提供)





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种慢性疾病,增加罹患多种疾病的风险,台湾人超过一半以上成年人都过重,且三高愈来愈盛行。卫福部统计,十大死因中,5项跟三高有关,占了医疗健保支出40%。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理事长杨伟勋表示,癌从口入,肥胖与大肠癌、女性生殖系统癌症有密切关系。

杨伟勋指出,当营养摄取过剩,多余的热量就会转为脂肪,容易导致器官损伤及发炎反应。国人饮食西化,高油盐糖会增加身体的氧化压力,进一步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风险。国外研究指出,在三高、糖尿病前期介入生活型态的改变,可机会延缓病程甚至是整体死亡率。

国健署副署长魏玺伦表示,最新十大死因统计结果,其中有5项与三高、慢性病相关,造成6.2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约30%,是国人健康首要大敌。代谢症候群是三高、慢性病的危险因子,更像是这些疾病的预警信号,首要从创建健康生活型态做起、保持正向的减重态度。


国健署表示,腰围过粗是代谢症候群危险因子。(国健署提供)






根据国健署2019年至2023年成人预防保健服务数据显示,40岁以上接受服务的民众中,近5年平均超过三分之一罹患代谢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围过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魏玺伦说,自2022年起推动「代谢症候群防治计划」迄今,经分析收案者中,腰围未达标准且至少完成3次追踪者,超过5成因介入后腰围已获得改善,约1成2已达标准腰围。

「腰围是最容易查看健康状态的指针。」魏玺伦强调,代谢症候群有5项指针,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腰围过粗、好的胆固醇偏低,腰围过粗是重要指针,代表内脏脂肪会超标。罹患代谢症候群,心脏病及脑中风风险比一般人高2倍、高血压高4倍、糖尿病高6倍。

奇美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预防医学科主任蔡孟修表示,通过健康饮食并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有助于达成并维持减重目标。他以一项英国研究为例,受试者追踪2.8年,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生活型态调整组达58%、吃药组达31%,显示「生活型态改变」的效果比药物好2倍。

蔡孟修强调,饮食控制不是少吃就好,要进行「低盐饮食」,减少加工食品,外食选择要留意盐分与调味。蔬菜要足够,水果也要适量摄取,千万不要以果汁代替水果,坊间蔬果汁含糖高、没纤维,在缺乏膳食纤维的情况下,容易增加糖类吸收速度而导致血糖上升。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9 14:03 , Processed in 0.0629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