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种粗粮已被列入“伤胃名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 20:0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健康养生常识





在我这把椅上坐着的,大多是奔着一个字来的:“养”。人一过中年,最关心的就是吃啥对、吃啥亏。近年流行吃粗粮,说能降糖去腻、润肠通便。嗯,确实不错。可你听过吗?粗粮吃不当,也会养出胃病。有些人越吃越虚、胃口越来越差,气力不足、面色不华。这是为何?实情是——不是每种粗粮都适合每一种体质!你可别一口咬下去,咬的却是自己的“元气”。







【1. 玉米渣——虽下气健脾,粗硬易伤胃膜】

玉米性偏寒,虽可利水除湿,若烹饪时间不够、颗粒太粗,便如砂砾进肚,最易伤“胃气”。这对本就寒湿重或脾虚弱之人来说,如在腹中添一块寒石。

长期食用未完全熟透的玉米渣粥,会出现脘腹冷痛、食后不舒、腹涨便溏之感。嗯,你若吃后常嗳气、困倦,就得想想是否“粗粮伤了正气”。

【2. 小米——过量偏燥,积食化热反助火生痰】

虽说小米养胃护脾是一宝,哎,可若天天不离,反倒容易滋燥。特别上火体质的人,吃多小米,会觉得口干口苦、小便黄赤,甚至失眠少梦。

这是“寒热互结”,小米偏温助脾阳,吃过则成心火之源。胃本属土,小米为燥土,燥多则裂,胃黏膜难修,脘中自不舒。自己留心:凌晨易醒、多梦惊扰,可是虚火惹祸了?

【3. 高粱米——涩滞不化,最伤脾胃动力】

高粱自古为“滑肠”之物,适合湿滞之体。如果你的胃已有虚寒、胀满、吞酸等问题,高粱粗糙难化,如再生冷下咽,等于在胃里添堵。

高粱性属涩敛,能“固大便”,可一旦积滞未消,很容易引发餐后腹胀、嗳气频繁。真不是说它不好吃,而是你吃下后气机不畅,肠胃像被塞住,情绪也郁闷嘛。

欸,你若消化慢、吃啥都积,又静坐胃堵得慌,那就别老吃它啦。

【4. 红薯——甜中藏寒,易养湿生气滞】

红薯香甜软糯,一时吃得欢,一多却生胀。你注意没,红薯吃多了非常鼓气?中医说这叫“食气胀”,气滞如鼓,不通则痛。

更何况红薯助湿,吃多了还会令大便粘滞、尿少腹满。若是体虚、脾弱、胃寒之人,就像在纸屋里点火。一口下去,火没烧热,屋先塌了。

哈,你或许疑惑“红薯通便养人”怎么成了“负担”?这就得看你是不是那个“适合它”的人。

【5. 燕麦——滑利太过,削弱中焦的运化力】

你可能会说燕麦不是能降脂控糖吗?没错。不过若你本就胃酸不足、脾不健运,就别天天拿燕麦当常食。

燕麦偏滑利,过食耗气,多食则运化变弱。中焦如磨坊,滑物太多,磨轮空转,这叫“虚滑不化”。肚子经常鸣响、饭后腹泻、面色发白?那可能就是燕麦把脾胃磨空了!

哎,不少老年人早晚来一碗燕麦粥,以为养生,其实伤在不明“宜忌”。






【6. 黑米——煮不烂易伤中根,少阳体质勿多食】

黑米色黑,属水入肾,滋肾精、强筋骨,听起来是补物对不对?然若不熟透,恰恰是“硬敌”。肠胃虚者、少阳火旺之人一旦多吃,容易食积难化、困倦、甚至口舌生疮。

黑米多属厚味,煮食如不透,便损脾运。你若近期脘腹有压、容易口臭,可能是“食积热结”了,大概率黑米吃过了量。

古人云:“滋补不过量,食养须得度。”六谷虽好,肠胃若不资之,终归害处多矣。

结尾点悟:

粗粮虽养人,为百谷之本,错喂错吃,却也成“胃害之魁”。真正的养胃之道,不在粗细之间,而在知“量”、识“人”、辨“性”。凡食自调,方谓上医。

今日这些“看似健康”的粗粮,是不是也曾是你餐桌上的常客?不妨回一回忆,问一问自己的肠胃,它吃后,是欢喜,还是呻吟?愿你吃得其法,养得其气,不为养生反累身。你,记住了吗?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9 12:29 , Processed in 0.0660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