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肉PK白肉 速懂分类方式及营养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14 13:3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新闻网





动物性肉品是蛋白质来源,主要分为红肉与白肉两类,营养价值略有不同。图为归类为白肉的鲑鱼、鲔鱼、旗鱼等。本报数据照片。





动物性肉品是蛋白质来源,主要分为红肉与白肉两类,营养价值略有不同,红肉含有更多矿物质,白肉则蕴含优质蛋白质。长久以来,红肉摄取过量一直被认为有致癌风险,但近年陆续有相关研究推翻「红肉较不健康」的观念。

今天教你如何区分红白肉,各取其优、适当摄取,避开不利健康的风险因素。

台湾国民健康署时常叮嘱民众,应少吃红肉、多吃白肉。更有研究指出,摄取过量红肉会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听起来红肉似乎对健康有相当大的威胁,但真的是这样吗?营养师说,红肉虽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但当中也含有铁、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重点仍是「均衡不过量」食用。

国际癌症研究总署指出,每天摄取超过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红肉,将增加17%的大肠癌罹患风险。

分类方式

红肉肌红蛋白较多,生肉呈现红色;常用红肉四只脚、白肉两只脚区分。

日常饮食上,该怎么辨别红肉?营养师刘怡里表示,红肉因含有较高的「肌红蛋白」,为动物肌肉内的蛋白质,负责运输体内氧气等,因此烹调前的肉质为红色。

但为何被归类为白肉的鲑鱼、鲔鱼,肉质也呈现红色?刘怡里说,鲑鱼食用甲壳类,而甲壳类中所含的类胡萝卜素,造成肉色偏红;而鲔鱼则被研究分类为肌红蛋白较多的白肉。

通常红肉指的是猪、羊、牛、马肉等。刘怡里说,营养卫教上常将「四只脚」的家畜类分类为红肉,「两只脚」的鸡、鸭、鹅,以及鱼类、海鲜类则称作白肉。


我不是红肉。制表/元气周报

营养价值

红肉:铁质含量高,女性、孕妇、贫血者的重要营养素。

刘怡里表示,相较白肉,红肉营养价值中有更多的铁、锌、维生素B12,主要富含铁更是女性生理期、缺铁性贫血族群、儿童青少年发育期需多摄食的,医师也常提醒孕期第三期的女性多补充,可提供宝宝出生4个月内所需的铁。

白肉:高蛋白、低脂肪,鱼类含丰富Omega-3脂肪酸。

白肉被视为「优质蛋白质」,刘怡里说,白肉因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例如,家禽类中的鸡胸肉、鸡里肌肉,相对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

海鲜除了脂肪含量较低,也富含锌、牛磺酸等营养素;鱼类除了高蛋白,还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可以抑制发炎反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增强抗氧化能力,是白肉中相当好的选择。鲑鱼、鲔鱼、秋刀鱼、鲭鱼等鱼类,DHA、EPA等Omega-3脂肪酸最丰富。



红肉与白肉比一比。制表/元气周报


native advertising




食用风险

加工红肉易致癌少碰为妙,新鲜红肉应限量,避免心血管风险。

刘怡里指出,红肉脂肪含量普遍比白肉多,其中饱和脂肪酸比例也较高,嗜吃大量红肉,长期易造成身体发炎,肥胖机会增加,间接提高致癌风险。红肉因为脂肪、胆固醇也较高,过度摄取除了有心血管疾病风险,妇癌中的子宫颈癌、乳癌也都和高脂肪有关。因此,红肉与癌症虽非直接相关,但确实间接增加风险。

若要远离红肉带来的癌症风险,刘怡里建议,摄食红肉每天不要超过70公克;加工肉制品尽量避免食用,如贡丸、火腿、肉松、腊肉等,当中含有的亚硝酸盐若与胺类食物一同食用,会结合成致癌物「亚硝胺」,长期累积就成为癌症的危险因子。

刘怡里表示,若要减低亚硝酸盐成为致癌物亚硝胺的机会,维生素C可以阻断亚硝酸盐与胺类的结合,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例如芭乐、柳丁、柑橘类、小番茄、木瓜等等。但要远离亚硝胺,根本之道还是少吃加工肉类食品。


红肉含更多的铁、锌、维生素B12,对缺铁族群非常重要。(Getty Images)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4 15:09 , Processed in 0.06294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