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据利好人心思涨 A股一只脚迈入牛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04:0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9日的中国股市市场给了投资者一个意外的惊喜,在银行股的带领下,上证指数放量突破了半年线以及年线的双重压制收盘站稳2200点。沪指的一根大阳线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做多热情,一时之间关于牛市来了的大讨论活跃在各大股吧之间。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经济数据上看,A股大底已经无疑,A股是经历了5年形成的大底,2年形成短期底。现在断言牛市过于草率,但种种迹象表明,A股正处在牛熊转变的过程之中,震荡向上将为成为三四季度A股运行的大方向。

中国国内投资业内对于股市未来的走势,多数机构乐观认为,未来中国股市将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中国经济在2007年、2008年所处的状况是高通胀,经济增长潜力下降。这种情况,美国、英国都曾遇到过,目前新一届政府正在着力推动简政放权,参考欧美经济的发展历史,让机构投资者对于未来经济持续增长抱有较强的信心。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也是高通胀、低增长,大型企业控制经济命运。为了提振经济美国当时也推出了自贸区,时至今日全美已经拥有了250个自贸区,自贸区的设立推动了全球资本赴美投资的热情。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给予了中国国内投资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上海自贸区目前实际是向国内辐射的自贸园区性质,为将来新一轮开放大手笔留下的伏笔和准备。话题回归到股市上,9月10日上证指数小幅调整之后,开始一轮新的升势,除了上海自贸区依旧保持强势之外,港口、海运、航空等强周期出现超跌反弹,截止收盘上证指数上涨25个点,报收2237收盘再次收出本轮反弹的新高,上海市场方面成交量高达1900多亿,其中浦发银行单日成交额高达133亿,成交量持续放大让中国股市短期走势分歧不断加大。深圳市场方面尾盘拉升明显,上涨1.55%成交量较前日有所萎缩。

从技术形态上来看,目前股市仍处在沪指大涨突破年线后的惯性上冲状态,一根中阳线已经确立了反弹行情的目标更高远。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正处于大级别变盘前夜。投资者只有从更大周期来看待周一的大涨,才能理解目前中国股市所处的战略性位置。中国股市是明显的政策市,股权分置改革开启了06年波澜壮阔大牛市,上证指数从1100点附近一路上涨到6000点。三中全会改革预期凝聚成共识的情况下,当前中国政府的改革决心值得投资者期待。

午后导致中国股市上涨的另外一点关键因素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宏观经济数据,数据全面大幅回暖增强市场做多信心。数据显示,2013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4%,比7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93%。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是2012年8月以来的新高,规模企业增加值连续2个月保持强劲反弹势头,也为周期性板块带来比较大的机会。

零售方面,中国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增长13.4%,前值增长13.2%;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率增长1.17%,前值增长1.23%。投资方面,中国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率增长20.3%,前值增长20.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月率增长1.61%,前值增长1.58%。

一系列利好经济数据的推动下,中国股市长期向上的基础已经开始建立,未来应该重点关注受益改革转型的周期性概括,例如大消费领域,家电、新能源汽车,机械制造业领域可以关注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板块,原材料方面受制于产能过剩的压力,目前依然处于去库存的状态,钢铁煤炭等板块投资机会并不明显。对于未来市场的走向,个人认为长线投资者可以积极布局超跌蓝筹股,从长期走势来看本轮上涨指数的反弹高点来远未到来。

对于热衷短线的投资者,应关注热点板块的量价情况,上港集团与中青宝在内的,上海自贸区概念与TMT概念股尾盘逆势下跌说明,目前中国股市热度最高的两大板块已经开始出现资金撤离的迹象,因此不建议投资者盲目追高,从周K线上来看上证指数7连阳之后,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指数短期也有调整的需要,下周即将进入中秋三天小长假,随之而来的是十一长假,投资者对于持股与持币的看法不同,也将制约大盘短期反弹高点,2300点将成为大盘短期主要压力位。


(文丑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20 00:49 , Processed in 0.0643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