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倍历史使命显暴戾 美国成冤大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6: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日称“我将努力修改宪法。这是我的历史使命”,表达了其在任首相期间修改宪法的决心。一国之首相的历史使命竟然只是“修宪”这样务虚的目标,而且是现今日本并不需要的目标,纵观日本近现代历史,日本历史使命从未如此低级。而“修宪”的目的更多的是“强兵”而非“富国”,这其中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当是日本盟友美国,如果日本“修宪”成功,日本则摆脱了对美国保证的“和平”义务,而美国则仍旧保持着对日本的“保护”义务。安倍的历史使命埋葬的不仅仅是日本的“和平”立国原则,而且还是美国苦心经营60年的亚太战略。

日本历史使命从未如此低级

安倍二度成为首相一方面是日本民主党大失民心,另一方面是日本经济复苏无力,日本民众需要自民党这样有经济经验的政党带领日本重振经济。作为一国首相,安倍不思发展日本经济,提高民众生活,相反却纠结与战后体制,妄图修宪。战后体制如果是日本经济不振的原因,那么日本战后的黄金时期就无法解释,安倍如此本末倒置的解释,只不过是掩饰其修宪的本意。而安倍不仅混淆视听,甚至称修宪是自己的历史使命。纵观日本近现代史,日本的历史使命从未如此低级,如此不知所谓。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处于封建幕府的统治之下,以明治维新先驱吉田松阴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倡导“尊王攘夷”,追求日本摆脱殖民统治的命运,实现民族的解放自立,可以说当时日本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这样的历史使命符合日本历史的要求,也是世界潮流,这才有了后来的倒幕运动,才有了如今的日本。

而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历史使命就变成了富国强兵。在欧美列强环伺之下,小小的日本要想保持国家的独立就必须有国家的富强,以及国防实力的增加。当时已伊藤博文为代表的日本首相以及政治家成功实现了日本的历史使命,不过其过程伴随的是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屈辱与失败。等到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思想膨胀,征服世界成为日本当时掌握政权的政客以及军人的历史使命,不过这一历史使命明显不符合历史潮流以及世界大势。

战后日本的历史使命则是迅速的恢复日本经济,重建和平,实现民主。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日本历史使命是依靠日本民众自身的努力,没有侵略,没有战争。凭借和平的国际秩序以及美国的支持,日本短时期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很快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长期霸占世界第二的位置,直到被中国超越。

日本的近现代的历史表明,日本的历史使命要么是民族独立,要么是国家富强,从来没有修宪这样不伦不类的历史使命。安倍如此的历史使命甚至不如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人家好歹能够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不过安倍如果在执迷不悟,恐怕会走上东条英机的老路,不仅是被美国嫌弃,更是会被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唾弃。

安倍使命只“强兵”不“富国”

如今日本进入到了新的时期,经济复苏乏力,外交困难重重,政府动荡不稳,七年七相的局面令日本很难有长期坚持的经济政策,更多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政策,这样的政策不仅不能为日本经济提供助益,相反还导致日本经济在一批批新政策的出台之后陷入迷惘的境地。在日本迷惘的时候,韩国的经济正穷追不舍,中国的经济正大步向前,唯独日本原地踏步就已经是政绩了。现今日本的历史使命应该是发展经济,巩固世界第三的位置,而不是高一些莫名其妙的修宪,引发外交动荡以及国内不满。

本来一国修宪只是一国之内政,外界无可置喙,但是日本修宪之所以引发外界关注完全是因为日本的宪法不仅仅是日本一国之宪法,而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日本惩罚之宪法。日本宪法由于其和平原则而被称之为和平宪法,在二战之后,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复苏,惩罚日本在战争时犯下的罪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一致同意取消日本军队,维持基本的自卫力量,剥脱日本的交战权。日本和平宪法与二战时期日本大帝国宪法最大的差别除了还政于民的民主原则之外,另外一个差别就是和平原则,这也成为现代日本的立国原则之一。

安倍修宪的目标在就在于使日本拥有军队,拥有交战权。这两条对日本的经济没有丝毫的正面影响,相反会引发中韩等国的不满,致使日本陷入更深的孤立之中。对于一个依靠外贸发展的国家,孤立就意味着经济发展无望。而拥有军队以及交战权只是助长了日本的军事实力,更严重的可能是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回潮。

而在和平年代追求军队建制,这不由得不使人怀疑安倍的根本目的。日本如今的军事力量已经完全超越了自卫的需求,如果拥有军队以及攻击他国的权力,日本军事的发展只会更加无所顾忌。如此修宪增加的军事实力,而垮掉的则是日本经济。

美国再遭“偷袭”

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令美国太平洋舰队差点全军覆没,很长一段时期被日本海军占据主动。如今安倍修宪是对美国的另一次“偷袭”,这次美国丢失的不仅仅是几艘舰船,更多的是美国苦心经营60余年的亚太战略。

日本作为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支点,靠的不是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而是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美国之所以能够使用这些军事基地完全是因为美国对日本拥有的强大的影响力。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改造是依据美国主导推出的《日本和平宪法》,这份宪法剥脱了日本拥有军队以及交战的权利。日本满足了美国的要求,如同与此同时美国也承担了自己的义务,那就是保护日本的安全。日本失去以自己保护自己的权利,但是获得了美国的保护。而也正是因为美国的保护,日本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恢复当中,加上美国驻军的军事订单,日本经济迅速实现腾飞。

日本没有军队所以需要美国的保护,美国要保护日本所以需要日本的基地,而美军在日本的基地也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失去了保护日本的前提,美国就失去了留在日本的理由,同时也就失去了亚太战略的支点。美国失去了日本的基地就等于失去了整个西太平洋。

而如今安倍修宪的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美国。拥有了军队的日本可以不依靠美国的实力实现自卫并且具备攻击他国的能力,也就是说日本在未来很可能可以直接要求美国离开日本而不需担心安全问题。即便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美国对日本的保护义务的前提也是日本放弃军队以及交战的权利,如果日本重新获得这些权利而美国又因为《美日安保条约》继续对日本负有保护义务的话,很明显就是权责不对等,美国无意中当了日本的冤大头。



(柯锦雄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8-13 19:07:1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没有发生钓鱼岛问题,日本可能仍旧愿意置于美军的保护下。事实,这种状态10多年前就有许多中国学者评论,更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2010年中国挑起钓鱼岛问题,之后越演越烈最终导致对中国友好的民主党下台,自民党重新上台。
日本现在认为美军最终不可能保卫日本国家的安全,所以安倍才提出重新武装。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外交的一次大失败。为什么中国在钓鱼岛问题要咬住日本不放呢?因为日本民主党上台后要求美军撤离冲绳,当时日本关系悬于一发,中国认为如果现在打压日本,美军必会袖手旁观,日本必会放弃钓鱼岛。这既是收回钓鱼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是一次向中国百姓展现中共爱国的机会。2010年温家宝在联大大会上甚至叫喊,日本要放明白一点。
现在回顾2年前的这段历史,2010年中国渔船撞了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艇,但是冲绳地方检察院马上放了撞船的船长詹其雄,应该说日本政府考虑了维持日中友好关系。如果那时胡温政权能够看到今天中日关系如此恶化的话,他们也许不会选择之后错上加错的外交政策,因为这给美国重返亚洲的提供了一个好借口,也给日本自民党提出重整军备的借口。更重要的是,美军一直要求日本在军事上承担更多的义务,但日本一直以和平宪法为理由拒绝美国的要求。但面对咄咄逼人的中国,日本很可能要废除和平宪法,到那时美国终于达到了美国多年的期待,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并不是美国努力的结果,而是对日本重新武装一直非常警惕的中国努力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11:16 , Processed in 0.0564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