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倍摆脱短命将给中日关系致命一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18: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第23届国会参议院选举最终开票结果7月22日凌晨揭晓,日本联合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国会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两党占据参议院过半数议席,从而终结了朝野政党分控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局面。自民党牢固掌权,安倍就将拥有2006年下台的小泉纯一郎以来最强的掌控力,安倍将成为7年来首个摆脱短命的日本首相。

有分析认为鉴于安倍在修宪以及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其摆脱短命首相命运的同时可能给中日关系致命一击。也有观察人士认为安倍执政基础稳固是其再次“变色”的起点,着手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安倍成就自我的必选题。

最终开票结果显示,自民党和公明党分别赢得65个议席、11个议席,加上59个非改选议席,两党议席总数达到135个议席,超过参议院总议席半数的121席,终结了长达6年的“扭曲国会”局面。最大在野党民主党遭到惨败,仅获得17个议席,议席总数由选前的86个席位减至59个席位。

目前,自民党单独控制众议院过半数议席,加上公明党的议席,占据众议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席。在执政联盟控制众参两院的情况下,执政党和安倍政府今后提交国会的法案将会比较顺利地获得通过。

此次选举是自民党去年12月时隔3年多重新夺回政权后举行的首次参议院选举,焦点是自民党和公明党能否通过选举在参议院获得过半数席位,终结朝野政党分控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局面。

曾经“短命”过一次的安倍将迎来一段稳定执政期,争取当一回“长命首相”。安倍得以喘口气之际,世界舆论的心却悬了起来,因为这名以鹰派著称的政客带给世界太多担心的理由:试图否定侵略历史、主张修改和平宪法、后悔没有参拜靖国神社……

安倍胜选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谈及修宪问题表示,必须先在国会提出修宪动议,后在公民投票中得到过半数民众赞成,今后将在稳定的环境下议论修宪问题。此前安倍在20日进行的最后一场竞选演讲中也说:“为了建设引以为豪的国家,将修改宪法。”

“在这位鹰派首相及其政党胜利之际谈论其弱点似乎显得荒谬,但专家看到安倍支配地位的危险,可能将他引向历史修正主义,激怒中韩。”《澳大利亚人报》的报道代表了世界舆论的共同担忧。

《华盛顿邮报》称,对华盛顿以及亚洲邻国的决策者来说,只要安倍集中精力恢复经济,那么他政治实力的提升是值得欢迎的。但安倍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一直淡化日本二战期间的暴行。过去几个月,安倍对个人观点有所压抑。不过日本一些反对派人士担心,执政地位稳固后,安倍会更公开发表强硬观点,进而惹怒中韩,也让对东京施压、要求其改善与邻国关系的美国不满。

更让人担忧的是,在安倍等政要的示范作用下,日本社会右倾化可能进入新阶段,甚至达到不可逆转的层面,今后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彻底“消毒”。国际社会不少人担心,安倍长期政权将意味着日本进入一个政治、经济、外交和安保等诸多领域的不确定期,从而成为东亚和世界的一块“心病”。

从选举结果来看,日本执政党虽在参院席位过半,但加上维新会、众人之党等对修宪问题持积极态度的党派,日本“修宪派”力量在参院内也未能达到修宪所需的三分之二席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前驻大阪总领事王泰平说,从目前来看,要想修宪在短期内还有一定困难。但他强调,若未来持修宪观点的人数在参院有所增加,很有可能推动修宪议题。

安倍与自民党将迎来期待已久的长期政权,其对华政策日后会否有大的变化就是加强日美同盟、倚重美国以牵制中国。从这一点出发,其对华政策不会有太多改变。

“安倍政权对华强硬的一面很明显,以后还会继续。但对于日本来说,日中关系也不是能够完全无视的,”王泰平认为,目前中日两国关系正处在困难时期,对于该如何扭转并改善中日关系这一问题,日本政府也不会完全置之不理,其对华态度未来还需要观察。

不过也有观察人士指出,安倍有可能在坐稳江山后大力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首先,此次大选还可能引发政界重组。组成联合政权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修宪、核电政策、经济政策等领域存在分歧。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在20日的演讲中说:“如果自民党在参院选举中单独获得过半数席位,我有些担忧。”作为联合执政的一员,公明党的发言实属罕见。

而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大家党则在修宪问题上意见趋同。高举修宪旗帜的安倍未来可能与维新会等政党进行“部分联合”。而民主党可能出现分裂,或与生活党等进行重组。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日本政坛不会出现大乱,但包括民主党在内的元气大伤的在野党将摸索一条与自民党抗衡的新路。安倍若要进行修宪首先要应付的是国内的反对势力。

其次,安倍所在自民党此次胜选的功臣来源于不断渲染安倍经济学的威力。“安倍经济学”能否持续奏效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倍政权寿命的长短。在日前举行的G20财长会议上,美国财长雅各·布卢敦促日本财长麻生扩大内需暗示了对安倍操纵汇率战发展经济的不满。如果日本执意推行安倍经济学,那么美日之间的汇率战将不可避免。日本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指出,“安倍经济学”可能引发日本国债利率上升,届时日本实体经济将遭受重大打击。安倍政权未来能否降低“安倍经济学”的副作用,还有待观察。

安倍21日夜在自民党总部举行的记者会见中表示,内阁当面不会进行改造,需要集中精力来继续推进经济改革,让国民亲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效,回答好国民的期望。安倍在修宪等历史问题上取得突破除了会惹怒周边国家,美国也将首当其冲受到损害。哥伦比亚大学学者柯蒂斯说,如果安倍政权继续在“慰安妇”等历史敏感问题上说事,不仅将继续损害与中国、韩国的关系,也会导致日美关系紧张,严重损害日本在美国的形象。安倍要想站稳脚跟最重要的还是发展经济,而不是急于去捅修宪的马蜂窝。

安倍政权的一位核心人士透露道“安倍最信任的心腹——政务秘书官今井尚哉几乎连日表示‘不能去靖国神社’”。而理由就是“对于安倍来说,他没有与韩国和中国争执和消耗的时间与能量”。因为如果无法使“安倍经济学”上轨道,并在明年4月提高第一轮消费税(5%→8%)以及在后年10月提高第二轮消费税(8%→10%),安倍可能会在2015年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落败。

日本在去年8月成立的消费税提高法案里附上了“经济恶化时,可以不提高消费税”的“景气条款”。征收消费税名义经济成长率要达到3%,实际经济增长率要达到2%以上,这是非常不容易达到的条件。对安倍来说,如果被亚洲外交扯了后腿,就很可能达不到这个条件。如果放弃提高消费税,全世界投资者会认为“日本放弃为消除财政赤字作出努力”,日本国内会陷入资金流失的大混乱中。到那时对安倍来说,“安倍经济学”也好,长期执政也好,都会成为泡影。安倍的第一个关卡就在能判断是否提高第一轮消费税的10月。

第三,安倍在第一人气内曾以首访中国作为打破前任执政弊端的表态。此番安倍执政在竞选时期热衷炒作历史问题、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修宪,不过执政需要,安倍对华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支持。安倍在赢得参议院选举后政权相对稳固,理性地摆脱野田国有化钓鱼岛对日本外交的影响可能是其下一步的选择。

安倍21夜在民党总部的记者会中,呼吁中国政府尽快同意举行两国首脑会谈。他说,设置会谈条件是不可理解的,并再次表示会谈大门一直是敞开。另一方面,就8月15日日本战败日是否会去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安倍再度含糊其辞。他表示,作为一国首脑,对于“为国捐躯的英灵表示敬意是应该的”。但就是否去参拜,“因为牵涉到外交问题,现在无法回答”。

因此,日本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既是安倍政权稳定的机会,也是日本重新走上理性道路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的起点。



(张怀东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06:14 , Processed in 0.06497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