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洲周刊:薄熙来的政治遗产 还会出现下个薄熙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2:4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薄熙来的教训告诉中国,若忽视再分配与社会公平,缺少制度性的监督,就会出现另一个薄熙来。纵容“深红”、“极左”势力,拒绝普世价值,很可能导致文革重来。

一切如人们预料的那样,重庆市前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双开”。

中共在宣布十八大会期的同一天,宣布了党内对薄熙来的处理决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将薄熙来涉嫌犯罪问题及犯罪问题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一个中共高官来说,这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彻底终结。

感谢薄熙来,为2012年的中国人奉献了一场“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系列政治大戏:叛逃领馆、律师杀人、跨国绯闻、耳光的故事、与多名女性发生保持不正当性关系……当这一切都尘埃落定,一个重量级红二代黯然离场,中国应从中沉淀出怎样的教训?

重庆出租车司机眼中的薄熙来和王立军,与中国官方定性的薄熙来和王立军,决然不是同样的形象。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前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以及同样滥用职权并与多名女性发生或保持不正当性关系的薄熙来,在重庆出租车司机的口中,是“大英雄”。直到王立军被宣判的那天,在重庆,仍有重庆市民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薄熙来和王立军“这么好的官”下台,不是因为贪腐,“哪个当官的不贪?关键是他们没跟上面搞明白关系。”

重庆治安变坏

司机们说,王立军下台后,重庆交巡警平台的警察少了很多,抢钱、劫车的人又出现了,似乎重庆离开王立军,换了任何一任公安局长都好不了。他们说薄熙来之前,重庆市容破旧,薄主政重庆,城市面貌几年就焕然一新。

如今,薄熙来以及他昔日的手下干将的贪腐事实正在逐步清查,那些曾对薄熙来抱有幻想的中国人也在慢慢清醒。可是,民众曾经的拥护是无可否认的。

为何与薄熙来这个贪官相比,其它官员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民意待遇?一位大连市民曾对我这样说:并不是薄熙来把大连管得有多么好,而是大连前后几任市委书记都不怎么样,大家想来想去,觉得薄熙来也就不错了。

所以,并不是薄熙来有多么好,也许他只是会作“民生秀”。薄熙来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重庆推广的经济政策,在薄下台后曾招致广泛批评,认为重庆经济政策为未来留下了财政亏空压力,但按照学者荣剑的话说:“在中国现有体制下,任何地方的财政预算、产业政策和发展模式,都缺少一个有效的审核机制和监督机制,选择何种发展路径,不应该也没法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在中国的广大范围内,有重庆模式、广东模式、浙江模式,肯定比只有一个模式要好。”

重庆的财政隐忧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但曾与薄熙来同朝为官的其它大员们应有所反思:在注重发展的同时,若忽视再分配与社会公平,缺少制度性的监督,就总会有另一个薄熙来站出来,用表面文章、“民生秀”的假象,赢得“民智未开”的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支持。

在薄熙来妻子薄谷开来案宣判、薄熙来被“双开”后,新华网分别发表了《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任何人践踏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厉惩处》等文,强调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与反腐的决心。然而,真的是所有罪恶都收归法网了吗?

内地共识网负责人周志兴认为,在现有的制度土壤里,“薄熙来一定还会再长出来!”他评论道:“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在目前总的权力结构不能改变的前提下,要对官员管理体制作相应的改造,从任命、监督到罢免,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官员的财产公布问题,能不能从新提拔的官员开始实施?例如,能不能更加充分利用网络的监督力量,等等。”

按照官方的说法,薄熙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如今,薄熙来已为他的“用人失察”付出了代价。中国著名维权律师刘晓原问道:“薄熙来对王立军要承担用人失察责任,那么,谁来承担对薄熙来用人失察之责?”

应彻底抛弃极左势力

薄熙来到重庆,下车伊始就开始了他的重庆论述建设工程,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唱读讲传”——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据新华社、《重庆日报》等官方媒体报道,其后几年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多数成员,以各种方式肯定和称赞了重庆“唱读讲传”活动,有高层领导认为,这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有效载体”。

“仅唱红一项,就支付成百上千亿,无论是纳税人缴纳的,或是黑打掠夺的,都应该反思。”前律师李庄如是评价“唱红”:“服装费、差旅费、唱红奖金、唱红加班费……,影响的社会生产力以及给民众洗脑造成的危害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薄熙来的幸运在于,“唱读讲传”刚好迎合了党内就“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之争的讨论,并以重庆实践为“核心价值”派添加砝码。正是因为有了坚决不搞“西方那一套”,才让“中国这一套”有了唱大戏的空间;正因为拒绝承认普世价值,才有了中国独特性的所谓执政正当性存在。今天那些仍然举着红色旗帜、毛泽东画像、“薄熙来是人民的”的极左势力,正是在这样的论述空间中找到了重生的土壤。

在薄熙来倒台后,那些曾经高唱《东方红》、对《毛泽东选集》爱不释手的极左势力并没有死心。

在今年九月的全国多城市反日大游行中,人们惊恐地看到了统一印刷的毛泽东画像,高喊“毛主席,我们想念您!”的群众成千上万地走上街头。他们以怀念毛泽东的方式抗议现政府对日不够强硬,借机泄愤制造社会混乱与恐慌,表达的与其说是反日与崇毛,毋宁说是对如今的当权者的否定。而从几天的打砸抢烧情况看来,这个国家的最高层似乎并不能有效控制这样的局面。

而荣剑在他的《回望重庆》系列文章中指出,对薄熙来与重庆来说:“红色成为其最安全的保护色,足以维持其党内正统地位,不会遭致根本反对。”如此,薄的教训告诉中国,红色未必能保护所有人,一味纵容“深红”、“极左”,以“核心价值”、“独特性”拒绝普世价值,很有可能引火烧身。

2002年中共十六大,当江泽民离开中共权力核心时,外界曾评价,江为中国政权的正常化交替作出了贡献,由邓小平确定的废除领导人终身制在江时代得到了巩固。十年后的中国不能止步于此。薄熙来的政治句号为中共执政后第二次权力和平交接拉开了帷幕。

尽管没有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样的“和平交替”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的伤害:法律被当作政治游戏的工具,曾经的“谣言”被一件件证实,政府公信力彻底扫地,极左势力垂死挣扎……“薄熙来案本质上是政治案件”,在网络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看透了这一点,捉摸不透的政局为民间对政治斗争的惨烈程度增添了魔幻想象色彩,加重了民众生活在中国的不安全感。

权力更替亟待制度化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任剑涛曾指出,目前中共权力交接方式和权力运行越来越不可预期,权力制度更迭的制度化和无序化在今天的中国政治当中相互伴随。“这样的制度不是通过选举制度和立宪制度奠基的,而是通过权力的公平政治博弈来替换的。”

可以预想,若中共再无高层人事的制度化安排,薄熙来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被罢黜的中共高官,高层政治“内斗”对中国造成的伤害仍将继续。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4-6-3 02:52 , Processed in 0.0610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