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泰山站位于我国已有的两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将为南极内陆海拔最高点的昆仑站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撑。
在遥远的南纬73°51′东经76°58′,白色的大地上多了一个红色的小点。这将是一座夏季南极科考站,以后每个南极的夏季,都会有二十多名科考人员在这里工作。
看了现场发回的照片,小朋友都惊呆了。这……这真不是赛博坦(本网注:变形金刚的木星)派来接威震天回去的飞船?
之所以建成这个样子,为的是防风雪。上平下凸的截面可以让建筑下方的风速加快,吹开积雪。而之所以搞成轴对称的形状,估计是当地没有固定的风向。在南极大陆搞建筑,不考虑风雪,那就是死路一条。要么被狂风吹散,要么很快被积雪掩埋。
南极,真是地球上最不地球的地方。在这个世界尽头之地,泰山站只不过是这里诸多“外星”建筑中最新的一座。
比如下面这个。
浓浓的……史塔克风味啊,这真不是那个富二代新建的滑雪度假别墅(下图)。
这是比利时在2007年建成的南极首座零碳科考站——伊丽莎白公主站(Princess Elisabeth Antarctica)。这也是一座夏季科考站,全站的电力需求都靠太阳能和风能。
下面这个也不是什么外星基地。这是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
这是一座1957年建成的大型全年南极科考站,就建在南极点上。
照片上看到的建筑是上世纪末建成的。
这个也不是什么外星基地
阿蒙森-斯科特站
这是一座1957年建成的大型全年南极科考站,就建在南极点上。
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是一座1957年建成的大型全年南极科考站,就建在南极点上。
照片上看到的建筑是上世纪末建成的。
这是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巨大穹顶,这个穹顶现在已经被拆除了。
上图是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冰立方中微子观测台,在这座建筑之下的冰层中有一个中微子探测器。
下面这个也不是汽车人丢在南极机场行李带上的行李箱。
而是南非于1997年建成的萨那伊四号站(Sanae IV)。
南非从1962年就在南极建站了。
南非于1997年建成的萨那伊四号站
萨那伊四号站建在一个山顶上,这里形成的气流漩涡恰好可以卷走积雪。
下面这个既不是俄罗斯的站,也不是法国的站。
诺伊迈尔三号站(Neumayer-Station III)——属于德国。
此站从1999年开始设计论证,2009年建成。
德国诺伊迈尔三号站
重达2500吨的建筑由16根液压支柱支撑,可以逐渐上升高度,以免被积雪掩埋。
上图就是诺伊迈尔三号站的支脚。
下面是法国和意大利合作的康科迪亚站(Concordia Station)。
这也是一座位于南极内陆的全年站,2005年建成。
这里的风不大,所以建筑外形不用太考虑防风。
法国和意大利合作的康科迪亚站
法国和意大利合作的康科迪亚站
法国和意大利合作的康科迪亚站
我敢说,南极站的设计师们,很多都是星战迷。
不信你看下面这货,妥妥的AT-AT啊
而且还不是一个,是一串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