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6日,新西兰奥塔哥大学Timothy A Hore及美国加州大学 Steve Horvath共同通讯在eLife 在线发表题为“Castration delays epigenetic aging and feminizes DNA methylation at androgenregulated loc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第一个用于家养绵羊(Ovis aries)的表观遗传时钟,该时钟可以预测实足年龄,平均绝对误差为5.1个月。研究发现,阉割的公羊与未阉割的公羊相比,衰老速度减慢,至少部分原因是雄激素的去除。
另外,得克萨斯大学 James Nelson 团队在 Aging Cell 在线发表题为“Prepubertal castration eliminates sex differences in lifespan and growth trajectories in 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mic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青春期前阉割遗传异质(UM-HET3)小鼠(一种模拟人类年龄相关死亡率性别差异的独特小鼠模型)探索了青春期后睾丸效应对衰老性别差异的影响。青春期前阉割消除了两性之间的寿命差异,降低了雄性在早期到中年期间的死亡率,延长了雄性的平均寿命,使其与雌性相当。此外,阉割延长了体重增长的持续时间,减弱了雄性早期体重与寿命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使它们的生长轨迹与雌性一致。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因不同的小鼠中,青春期后睾丸的活动是长寿和生长轨迹的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驱动性别特异性衰老模式的基本机制和开发潜在的长寿干预措施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