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史上最深情的一首诗,短短九个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21:0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心词韵



对岸的芦苇在晚风中俯仰,像无数欲言又止的唇,水面上浮着几片早落的梧桐叶,载沉载浮,仿佛迷途的信笺。

远处传来渡船靠岸的吱呀声,总让人错觉是归人的脚步,响起那支古老的歌谣:"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古往今来,多少眼眸望穿秋水: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望;李益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是怨;

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痴;李清照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苦;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憾。





native advertising





正如沈从文在《边城》里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般蚀骨的思念,十世纪的吴越王钱镠最是懂得。这位被欧阳修赞为"保境安民,五世其昌"的明君,在陆游笔下是"吴越之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

史册记载他"筑塘捍海","疏浚西湖",却少有人知这位铁血君王心中最柔软的角落。

相传钱镠年少时家贫,冬日里以体温为吴氏暖手;称王后仍亲手为夫人画眉;有次吴氏病中思食鲜鱼,他竟亲自垂钓于冰窟。

那年春日,庄穆夫人吴氏归宁临安久未返,宫墙内的桃李已谢了大半,钱镠踱步至凤凰山麓,见阡陌间野花烂漫,忽然驻足。

侍从看见大王弯腰采撷几朵无名野花,又命取来素笺,这一幕被永远镌刻在历史的回音壁上——他写下了《吴越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吴越王钱镠《吴越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

"陌上花开"四字,"陌"字自带烟火气,是农妇汲水的路径,是牧童横笛的小道,却因"上"字的托举,忽然有了天地苍茫的意境。

"开"字最妙,一个动态的瞬间被凝固成永恒,仿佛能听见花瓣绽裂的细响。

这四字不写相思而相思自现,犹如王维"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含蓄。

后五字"可缓缓归矣"更是千古绝唱,"可"字温柔如掌心温度,"缓缓"二字缠绵似春水荡漾,而"归矣"收尾,余韵袅袅如暮鼓晨钟。

全句不见"思"字而思情满溢,不言"爱"字而爱意磅礴。

钱镠不说"速归",偏道"缓缓",是怕惊扰了妻子赏春的雅兴,这份体贴,比海誓山盟更动人心魄。

九字入目,二十年的相濡以沫忽然决堤——她想起新婚时他为她绾发的笨拙,乱世中他护她在怀的体温,称王后仍坚持为她暖手的执拗。





驿马疾驰的尘土中,她恍惚看见凤凰山下的陌上花海,而他就站在花径尽头,玄色王袍上落满花瓣。

待真正相见时,所有言语都嫌多余,他伸手拂去她鬓间风尘,这个动作比任何诏书都更能定义何为"王后"。

后来史官写道:"王妃归,王心乃安。"原来再大的江山,也不过是守护一个人的背景。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在民间听到这个传说,挥笔写下《陌上花三首》。

最动人的是"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道尽权力与爱情的辩证。

张爱玲曾说:"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那些陌上花年复一年地开,像大地永不褪色的情书,而我们,不过是跋涉在花径上的又一个寻梦人。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4 08:47 , Processed in 0.0660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