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明的基调》-续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20:2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vysunday 于 2024-11-30 20:58 编辑

  日本的情况有点特殊,明治维新前日本人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天皇一个家族在统治,所以明治维新日本就走上了建立企业的工业化之路,许多日本人都以企业为家,在天皇的名义下形成很强的凝聚力,这也是日本企业厉害的原因所在。反观中国,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条通向大同之路,都由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人民公社,实质上都落入家族控制的手里(不排除有真正的共产党员),企业或公社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人人都消极干活,干多了也是别人的,别人富贵可通过革命抢过来,所以富人也不好好经营,大富大贵都是通过枪杆子抢来的或权力偷回来的。这种思维惯性下,社会主义的墙脚慢慢给挖光了。共产主义的精神并不能驱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共产主义,它是无神论不如有神论好使。这种情况下,中国只有走向物质驱动的方式来发展社会经济,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中国的政治再一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今天,上帝再一次向中国人伸出他久盼的双手,通过导游带来了上帝之道的全部内容,明确了大同社会的上帝属性,愿所有的人都来抓住上帝的手,统一思想,共建新世界。

  本节用归纳法分析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关系,最后一切归于上帝这个大心,并提出建设大同世界的设想。有人可能还不明白,为什么按照建设大同构基的方法就能建立大同世界。下一节,将从心理来解释物理,帮助你悟道,你会彻彻底底明白大同的实质。请看第5节“心灵的依恋”。如果你是一个彻悟“万象生心灵”、“心生于物,死于物”的大明白人,你已经理解了大同圣域并走在为上帝服务的路上了。


五、心灵的依恋

   几年前我是不吃榴莲的,闻起来确实好臭,喜欢吃的人却说很好吃。有一次一个大商场开业,榴莲卖的很便宜,许多人在买,我尝试买一个回家去吃吃看,不吃不知道,吃了吓一跳,榴莲确实很好吃,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从此之后,我就不时去买榴莲吃,榴莲味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生命的感受多了这一份榴莲味,心中多装了一份榴莲味。吃榴莲是这样,吃其他东西也是这样,无论是你认为好吃的还是不好吃的,各种味道你尝过了,生命的感受有了这些味道,心中有了这些味道。吃药好苦啊,这就是药的味道,没吃过苦药你就没有感觉,心里也就没有苦药的真正味道。尝了多少种味道,心里就有多少种味道,一个人一辈子不吃东西,心里也没有味道。味道是这样,其他的感官也是这样,没有牙痛不知道牙痛的滋味,没有去过某个地方旅游不知道该地方的风景和亲身的感受,听别人说和自己想象是无法体验的,有没有性高潮只有自己感受了才知道,有没有经历过一些奇妙的事情只有自己感受了才知道。人从小到大也是一个不断感受的过程,小时候呀呀学语,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慢慢的知道了一些概念,听到某个名词能想到是某个东西,慢慢的有了数字的概念和思考,在脑子里能进行形象和理性逻辑思考等等,形成了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学得多,就懂得多,知道的也多,心是一个空的容器,装进多少东西就有多少东西,这些东西就构成了一个人的心的内容。我吃了榴莲,我的心就多了榴莲味的内容,我没有吃之前,便没有这种内容。从整个人类的知识来说,一千年前没有电视、电话、互联网、可口可乐、牛仔裤、手机、科学理论等等东西,那个时候,人的心理没有这些内容,最多只是想象,比如顺风耳,千里眼之类,想象只是意想的内容而不是实物。而现在,这些东西有了,人可认识这些东西心就多了这些内容。所以,假如世界上没有可供人去感知、感受、思考的东西存在,人就无法去建立人的知识体系,心里就空空的,没有内容。正是因为世界上有万象万法的存在,人才有了一个感知、感受、思考的对象,心里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你摔了一下,你感到很痛,你就有了想法,你会去分析为什么会摔和伤到那里了,这些就是你的心所产生的内容。世界有了多少法象,心就有了多少内容,无法象,无内容。     
正是世界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东西,才使我们产生了丰富的感受。于是,好奇心驱使我们去问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些东西,它们从哪里来的?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其他的样子?有了这样的疑问之后,更大的问题又来了,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最好不要产生,玩一天快活一天,一旦产生的话,烦恼就来了,求索这个问题的答案让人很闷。但是,相信人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一些人在寻找的过程中放弃了,一些人一直坚持下去,这些人中一部分人到死也得不到答案,一部分人终于守得花开见月明。rén shēng sān chóng lóu, zuì hòu yī céng lóu zhēn bù róng yì dào dá. qiú suǒ de guò chéng chōng mǎn jiān xīn qū zhé, nǐ huì bù tíng dì qù xún zhǎo, qù dú shū, qù liàn gōng, qù qiú dào, qù míng bái shì jiè de shì lǐ, nǐ huì zài nǐ de tóu nǎo zhōng jiàn lì yī gè yù qī de dōng xī, zhè gè dōng xī jiù shì nǐ yào zhǎo de dōng xī, tā néng jiě dá nǐ suǒ yǒu xīn zhōng de dá àn, jiě dá shì jiè cóng nǎ lǐ lái, zì jǐ cóng nǎ lǐ lái de wèn tí. zhè gè shí hòu, ruò wú míng shī yǐn dǎo, qiú dào zhě huì xiàn rù yī gè sī wéi de xiàn jǐng, yī bèi zi dōu xiū xiǎng chū lái. yīn wèi zhè gè yù qī de dōng xī jiǎ rú shì nǐ suǒ yào zhǎo dào de dá àn, nà me, zhè gè dōng xī yòu shì cóng nǎ lǐ lái?
nǐ de dà nǎo yī bèi zi dōu zài zuò zhè yàng de luó jí, pá dào le yī gè shān dǐng, yòu kàn dào le lìng yī gè shān dǐng, wú lùn shì zuò xué wèn, huò shì zài dǎ zuò liàn gōng xiū kǔ xíng, dōu shì yī zhǒng dé dào de wàng xiǎng zài qū dòng nǐ qù zuò zhè xiē shì qíng, yǒng wú zhǐ jìng de sī wéi luó jí shǐ nǐ yǒng yuǎn yě wàng bù dào dǐng, shàng dì jiù zài qián miàn, dàn nǐ què kàn bù qīng chǔ tā. cǐ kè, yào me nǐ chè dǐ fàng qì, bǎ xīn lǐ qī pàn de nà gè dá àn jiāo gěi tóu nǎo zhōng de shàng dì, chéng rèn shàng dì chuàng zào yī qiè. dàn jiǎ rú nǐ zhè yàng zuò le, nǐ xīn lǐ yī rán shì mí máng de, yīn wèi nǐ wèi wù dào. jìn yě bù shì, tuì yě bù shì,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wú lù kě zǒu. zhè gè guò chéng dà yuē jiù shì cān chán de guò chéng, zài cān chán de guò chéng, shì jiè de shì lǐ huì yuè lái yuè míng, zhī shí huì yuè lái yuè duō, tóu nǎo huì jīng cháng dǎ jià, rén huì biàn dé yuè lái yuè “shǎ”. gè rén de cān chán shì zhè yàng, zhěng gè rén lèi shè huì de cān chán yě shì zhè yàng, rén lèi de kē xué fā zhǎn jiù shì yī zhǒng cān chán de guò chéng, kě xī wèi wù dào zhǎo dào zhēn zhèng de shàng dì, xiàn zài de rén lèi shì zhī shí rén lèi, rén rèn wéi zì jǐ hěn cōng míng, yīn wèi bù zhī dào shàng dì, suǒ zuò suǒ wéi qí shí hěn “shǎ”. shān qióng shuǐ jìn yí wú lù,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zài nǎ lǐ ne? wǒ gào sù nǐ liǔ àn huā míng zài shēng mìng chán yuàn nǐ xiāng xìn ma?

nà jiù ràng wǒ xiān lái gào sù nǐ liǔ àn huā míng de qíng jǐng ba, wǒ men xiān lái kàn lì shǐ shàng nà xiē cān chán kāi wù de qíng jǐng. yǒu mù dǔ míng xīng wù dào de, yǒu tīng cháo yīn wù dào de, yǒu dú shū rù shén huǎng rán wù dào de, yǒu kàn méi huā wù dào de, yǒu fēng chuī shā chuāng wù dào de, yǒu yī shí jī zhú wù dào de, yǒu chē kāi chuán xíng wù dào de děng děng hěn duō hěn duō. nà me, zhè xiē rén shì rú hé wù dào de ne? nǐ huì wèn, wǒ yě kě yǐ qù jīng lì zhè xiē shì qíng kě wǒ wèi shén me jiù bù néng wù dào ne? bié jí, màn màn lái. xiāng xìn měi gè rén dōu jīng lì guò nà zhǒng rú chī rú zuì de gǎn jué. bǐ rú tīng yīn yuè, kàn dào měi jǐng, cháng dào měi shí, wán yóu xì, tiào wǔ, yùn dòng, qíng rén xiāng huì, liàn gōng rù gōng tài děng děng. chǔ yú zhè zhǒng gǎn jué de shí hòu nǐ huì jué de shí jiān guò de hěn kuài, wán quán wàng diào le zì jǐ. rú tóng yuán yě cǎo zài yóu lǎn jiā ná dà ní yà jiā lā dà pù bù shí, tǐ huì le “zì wǒ jìn shī xīn kuàng shén yí”的 qíng jǐng. zhè gè shí hòu, zài diàn guāng huǒ shí de shùn jiān, duì cān chán zhě ér yán, jiù kě wù dào. wèi shén me zhè me shuō ne? yīn wèi qiú dào zhě zhěng rì suǒ qiú de, wú fēi shì xiǎng cóng tóu nǎo zhōng dé dào yī gè dá àn, jīng shén zài kǔ kǔ de qiú suǒ, zhěng gè rén de yī qiè bèi jīng shén shì jiè suǒ zhǔ zǎi. zài jīng shén shì jiè lǐ wú lùn nǐ rú hé zhē téng, rú sūn wù kōng yī yàng néng téng yún jià wù, qī shí èr biàn, shǐ zhōng chū bù liǎo rú lái fó de shǒu zhǎng xīn. rén wù dào de guān jiàn shì bú yòng tóu nǎo, wàng jì jīng shén. kě rén yòu pà sǐ, wǒ sī, gù wǒ zài. wǒ bù sī kǎo le, wǒ zài nà lǐ ne? shí tóu zhěng rì wú sī wú lǜ, shí tóu wù dào le ma? xǔ duō jīng shū dōu zhè yàng gào sù wǒ men yào wú sī wú lǜ, dàn yòu shuō yào cān, cān, cān!参出什么来了?无思无虑怎么参?答案上面已经有了,但你处于如痴如醉的忘我状态时,许多人感觉到很爽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对参禅者而言,良宵一刻值千金,在如痴如醉的忘我状态时,人完全不用头脑思考,跳出了精神世界,直接去感受现象世界的景象。此刻,现象世界的景象不用头脑的思考,人直接就能认识到,是什么能认识到现象世界的景物呢?是头脑吗?终日用头脑参禅的意识刚才并没有发挥作用,那是什么能够认识外面的景物呢?此刻,真心真识就显露出来了,原来在头脑精神意识的背后,还有一能够认知的东西存在,进一步的体认你会确认,真识是不依赖头脑精神意识与现象世界而存在的,它一直就在那里,如如不动,如明镜一样,直接映照精神世界与现象世界的景物。于是,我们看上面提到的那些悟道情景,明星也好,潮音也好,读书也好,梅花也好,风吹纱窗声,石子击竹声等等,都是现象界发生的相,无意中绕过精神世界的思索直接被真心所映照,于是,哪个苦苦思索的头脑瞬间便被瓦解,原来思索是求道最大的障碍,它挡住了真心直接去映照世界的一切,此刻,你会发觉,原来真心也能直接映照精神世界所思考的一切。你觉悟了,明心见性了,真心真识是独立于整个宇宙的精神与物质万象的,独立而不改,它是活的,是灵动的,能觉照一切,但又在精神与物质之外,正道是:风来疏竹,风过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潭不留影。于是,你所要找的源头终于找到了,你证觉到真正的自己原来就是宇宙的本源,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就是如来佛性。于是,你认识到其他人也有如来佛性,宇宙的起源也是来自于如来佛性,如来佛就是上帝,而你我的佛性就来自于上帝的分灵,以自我的灵质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也证明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互信友爱的基督教导。
  所以,悟道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关键是要遇到明师。导游为我们写了那么多的文字,处处皆有禅机。以上的说法是我根据《禅院文集&雪峰文集》和读《禅宗公案》所总结出的一种说法。佛法有一种说法,悟道前在此岸,悟道后在彼岸,过河用筏子。此岸就是指现象世界,从现象世界开始去寻找上帝、寻找自我,这时就要用筏子,筏子就是一整套说理工具,把现象世界用理进行归纳。佛学为什么那么难学?就是因为佛学就是一套很高深的说理工具,大乘佛法经典其逻辑法理很深,一般人很难读得进去,其目的就是把现象世界作一个归纳,把现象世界存放在你的精神世界里,把你引向开悟。作为今日的人类,因为科学的昌明已经把现象世界做了另一很好的归纳,科学的理可以取代佛学的说理工具,但目前的科学还只是局部的理,没有佛学的理说得深刻。读懂佛经和学懂科学作为悟道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就是建立这个现象世界的理性模型放在你的精神世界里,这个明理的过程就是求道的过程,就叫筏子。筏子要带我们到那里去呢?头脑整天在思索,科学家整天在研究,我们的明天在哪里?彼岸在哪里?上面悟道的过程已经告诉了我们,彼岸还是在现象世界!正是现象世界的存在,使悟道者通过现象世界明白了自心。世界真是有趣,求道求到最后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穿衣吃饭,困了睡眠,一如常人。但对悟道者而言,关于现象世界为什么要存在,精神世界为什么要存在的原因,自己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他都能知道,此岸、彼岸、筏子已经合三为一,感性世界、理性世界、心灵世界已经合三为一,人生不再有任何困惑了。这种说法对“下士”而言,肯定会哈哈大笑。说了半天,原来彼岸就是此岸,那悟道悟个屁呀!悟道后确实可以这样说,放屁也是一种消息。但没有悟道千万不能这样说,假如你有善根,这样说会堵塞你的善根,不能结善果。从整个佛学的历史上可以看到,有善根才能结善果。佛学将人悟道的过程称为转识的过程,如何转识?识可以归纳为三种,称为分别识、现识和如来真识。分别识就是人对万象万法进行归纳分析明象明理的辩别,是筏子,是进行意识有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你的思维怎么思考,只是在理和象上打转,许多人求道都被困在这里,出不来,总想要寻到一个万能的道理来解释一切。现识是悟道的关键所在,就是无意中舍去分别识,心直接映射外景的过程,求道的人如果出现现识,在电光一闪之中就能转识,证觉自己,就是如来真识,如太极佛说“当下守住便是门”就是现识,心的分别流注豁然断灭了。转识之后,如来真识看一切,都是现识,分别识也成了现识,即此用,离此用,分别识已经归体了。这里需要强调一下,文字是用分别识来写的,你读文字也是用分别识来读的。现识是离分别识的,无文字言语可说,也不是直觉,直觉仍然有一种潜意识的判断在里面,勉强要说的话,如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如导游“开窗日月进,放眼远山青”、如“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就是现识。如来真识是体,不可说,非想,非非想,勉强要说的话,如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便是如来真识。还有一件事情要说一下,历史上女人成佛的几乎没有,释迦牟尼佛说度一个女人成佛他要脱几头的白发短好多年的寿,佛教认为女人要成佛就得下辈子生成男身。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不可教也”。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原因就在于男女的身体结构不一样,男人的大脑有能量的支持,擅长于思考,比较理性。而女人是感性的,大脑对思考复杂的东西天生有一种畏惧感,因为女人的能量主要用在生儿育女上,女人是很难说大道理的,相反却具有极其敏感的感性。因为理性的缺失,无法乘筏子过河,才有佛和孔子的说法。其实,正是因为女人的理性不强,感性完全是心灵的表现,使女人表现出无比的美丽和爱心,在照顾小孩和保护环境方面,男人远远比不上女人。况且,男人如果认死理,不走向感性,感性相当是现识,执于理,就会变成一个有脑无心的人,世界的战争往往就是这些人挑起的。所以,《红楼梦》热情的赞美女人,就是因为女人是心灵爱和美的表现。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不可教也”这句话有问题,女子有爱和美,小人绝对没有,这句话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一样,给中国造成极大的苦难,错虽不在孔子,孔子是按照先天易理来表达他的观点,却被一些执理与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但这句话是对女子的不敬,孔子该打屁股。孔子懂先天易理却不知天命,老子懂先天易理也知道天命,《道德经》就是先天易理的表述,历史走到今天,这千古长夜该过去了。
   转识过程上面我勉强的用文字做了一番描述,希望人人都能乘筏子过河,从现象世界的此岸到达现象世界的彼岸达成圆融,世界在现象世界达成统一。这种统一就是悟道后的境界,也是心的境界。正是因为现象世界的存在,求道者通过现识觉悟了自心,证悟本性如来,找到了上帝。我们重新回顾一下本节开头的内容,最后提到,世界有了多少法象,心就有了多少内容,无法象,无内容。理解这句话是悟道的关键所在,它让你能看清“分别识”的真面目。比如,你此时在看这篇文章,看到那个字你的心就是那个字;你在吃饭你的心就在吃饭;你在做数学题你的心就在做数学题;你在玩游戏你的心就在玩游戏;你在滑雪你的心就在滑雪;你在睡觉你的心就在睡觉;你身体感到痛你的心就在痛。你在做什么想什么感到什么你的心就是什么,这些构成了你的心的内容,你的心就在这些你的感官所能得到的象和法中切换来切换去,一会看电视,一会听音乐,一会想起一个笑话回味一下,一会想起你解决了一个问题而得意。心感受的生活片段就这样串成了人的生活内容,日日如是。那么,假如世界没有电视,心感受的内容就没有电视;假如世界没有雪,就不能去滑雪,心感受的内容就没有雪没有滑雪;假如天上没有星星,心感受的内容就没有星星,没水喝、没空气呼吸、没有身体、没有大地、世界的象和法慢慢的减少,如同现在的动植物品种慢慢消失一样,心感受的内容就越来越少,直到象和法全部消失,宇宙不见了,心的感受全没有了。此刻,心在那里呢?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心在那里呢?心是明镜台,心此时就是小狗!再出现一只可爱的小猫,心此时就是小猫!心就有了小狗和小猫两种相,因为小狗和小猫的形象是不同的,心就能加以区分,有了两种内容。但突然小狗和小猫又不见了,宇宙空空一片,心在那里呢?心能知道自己是心吗?现在我们回到现实世界,宇宙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形成了宇宙很多很多的象和法,供心去自由体验,使心感觉到这世界是一种实在的存在,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可以去欣赏去求知,有法象,心有内容,心知道自己是活的;无法象,心无内容,心不知道自己是活的;这就叫“万象生心灵”,也如《黄帝阴符经》所说“心生于物,死于物”。
   所以,宇宙未创造之前,心是不存在,因为世界没有法象。但通过悟道者的体认,如来佛性是不依赖法象而独存的,这就是宇宙的本源。禅诗“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道德经》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宗教“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等等就是在描述这如来佛性的本源,上帝就是宇宙创造的本源,人的如来佛性在宇宙没有创造之前就在上帝体内,如小水滴归于大海。因世界此时没有法象,上帝没有心,有灵也是无灵,但上帝的灵质并不是死的,只不过是没有法象没有心让灵觉知而已。所以,上帝创造宇宙的原因就是创造法象而生心,有了心,上帝就活了,宇宙便是因为这个目的而存在的,这是最高的目的,是宇宙中最高的原则,宇宙中的任何存在都是以这个原则为标准,是宇宙的最大中道;另外,由于上帝是活的,上帝也希望宇宙热闹非凡,上帝也分出他的分灵到宇宙中生活,继续去创造法象充分感受宇宙中的万象万法的变化,日日更新,永无止境,宇宙中便产生了灵性生命,继续上帝的创造宗旨,人具有创造的能力就是上帝的属性表现,所有的这一切就是为了这个最高的原则,万象生心灵!这就是上帝之道的内容,是不易的原则。

   从宇宙存在的最高原则出发,我们来分析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一切都可迎刃而解,下面开始用心理来证明物理。
六、心理与物理

  上一节提到,宇宙存在的最高原则就是万象生心灵,宇宙是为心而存在的,宇宙是为上帝而存在的,宇宙内相用的多姿多彩、万般风情无不体现出心灵的深深依恋,如高山恋着大海、如蝴蝶恋着花、如鱼儿恋着水、如船儿恋着港湾、如人儿恋着大地、如远方的情人无时无刻日日夜夜的想念,如导游始终在关注每株禅院草的灵性成长,如上帝始终在关怀他的子女在宇宙内的生活状况。啊,风儿啊,有我倾诉不完的情意;啊,绿草啊,有我依别不舍的芳思。迷人的光彩,甜蜜的酒窝,勾魂的午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万象的存在,心灵才得以释放出永恒的光芒。

  所以,揭示万象的存在原理,才能使我们透过宇宙的肌肤,亲密无间的去触摸上帝那颗热切的心。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象”。象就是宇宙的物质展示能被感官所感觉到的物质外部特性。按照物理原理,物质是能量幻化出来的一种存在,“幻化”是指能量的相对性,象就是不同能级之间的一种相对性稳定表达。比如激光,由于光子是一样的即光的频率相同,相对于别的不同频率混杂在一起的散射光,激光的象就显示出来了;比如电影、电视,每帧变化的速度必须相同即帧的变化频率必须相同(或整数倍),画面才能清楚的显示出来;比如,两列同向行驶的火车在绕地球运行,假如速度相同,你坐在一列火车上,你看对应的火车就是一个稳定的象,假如速度不同,火车的象就是运动的象,运动后就消失了。假如火车的速度很快,绕地球在做圆周运动,对观察者而言,则火车的象就永远存在,成为高速运动后的变异形态。如一点小火星在做高速运动成为火圈一样,象就因为能级的差异而表现出来。我们身边的物质存在,就是因为其内部组成的运动速度与外部运动速度保持一种相对性的稳定关系,比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地球绕太阳旋转,各层次星系绕各层次的中心旋转等等,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关系。相对稳定的意思是相互之间有运动,但这种运动没有超出其范围,比如行星的近日点和远日点是行星运动的变化范围,比如丈夫早上出门去了,晚上回来,那么,这个家的象就存在,若丈夫一去不返,妻子望眼欲穿,这个家的象就不存在了。这个维持变化保证象相对稳定的范围就是中道,即象的存在是有条件定义的,这个条件就是中道。

  宇宙没有创造之前,象是不存在的,象是上帝用他的如来神力通过能的表现产生的。那么,在能的频率谱线上,不同的能级就可形成相互区别的象,宇宙中象的丰度是由能的频率谱线长度决定的。比如音乐,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从底阶向高阶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音调。按照12音律(如钢琴)分为白键的七音阶和黑键的五音阶,这些基本音构成了音乐的基元,通过编曲美妙的音乐就产生了。宇宙的创造也同此理,不同频率的能级能产生不同的粒子对,通过对这些粒子对的“编曲”,就可形成宇宙中不同的结构,从而成形成象。
  如同音乐的编曲一样,宇宙中不同的结构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它同样存在“编曲”的过程,这个“编曲”的过程就是建立维持该结构稳定存在的理体,即形成控制该结构存在的逻辑运算体系,产生意识。不同的结构在能量的驱动下维持该结构的意识运算,保证该结构的存在,在整个系统上形成各种结构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因为结构的内部不是死的,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能量交换之中,在维持其中道的情况下,进行吸能和放能的消息呼吸,驱动万象的运动和变化。所以,宇宙中不同的结构就是象,不同的理体就是法,法通过意识规定了象进行运动变化的物理规律。

  所以,创造的起始,宇宙只有上帝的灵力。创造的第一步就是产生控制宇宙万象运动变化的理体结构,这个理体结构就是精神世界,即反物质世界,这个反物质世界就是维持宇宙有序运动的意志力,就是意力。意力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结构极其系统的变化稳定,生成万象,就是构力。有了意力和构力,宇宙中万象万法的构造和变化就可以继续创造开展下去,形成物质世界的物理规则,在大结构(空间)和小结构(构基)之间进行有规律的消息往返运动,形成物极必返,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的消息运动,从而维持能量的总体为零的平衡运动,在宇宙的万象万法得以维持稳定的情况下,上帝的灵力就可不再干预,从而享受宇宙运动的乐趣,万象生心灵。简单来说,由于象是由于能的流动产生的,并不是一种实在的存在,能的流动就决定任何象都有一个从产生、停留一段时间、最后消失的过程,如何控制能的流动使象得到持续存在的机制就是理体结构,这个理体结构控制不同象之间能量交换,从而产生不同种类的力,斥力、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都是在意力和构力的作用下维持万象得以存在的能量(粒子)交换关系,是意力在不同结构运算的结果。

  宇宙创造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接下来详细的描述象的形成机制,宇宙到底能形成多少象、多少法?这就是象法的丰度。象法的丰度是由宇宙中的构基的种类和数量及其理体决定的。比如,一副扑克牌。其构基就是54张牌,由1—13及四种花式和大小王组成,理体就是扑克牌的玩法,一种逻辑规则。如果你在看人家玩扑克牌,假如你不知道玩法,你可能会看得眼花缭乱,对牌的组合不明所以,不明牌象。假如你知道玩法,则什么牌的组合你一清二楚,明白牌象。扑克牌的构基是不变的,某种玩法的理体也是不变的,但牌象则千变万化。不同的玩法(理体)牌象的变化又有所不同。扑克是这样,麻将、棋类也是这样,正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人世间发生的一切是不会重复的,历史永远成为过去,人永远面对的是当下的一切景象,时间的河流不停的向前流动,不停的给予生命的冲动和享受。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对于已经创造存在的自然界而言,构基和理体是不变的。对社会而言,自然界的一切已经确定了,山是那山,水是那水,人是那人,社会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就由社会的理体决定。中国社会喜欢玩这种家天下的权力游戏,则中国社会的周期性破坏、人的苦难就已经由这种理体所决定。美国社会人的相对自由和富裕也由美国社会的民主基督信仰所决定。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现象,归根到底是由该国家的文化理体所决定的,要改变该国家的命运,只有改变该国家的文化理体,要改变该国家的文化理体,就只有改变人的思想即人的意识,将人的意识改变到行上帝之道的轨迹上来,与宇宙的创造初衷相呼应,则该国家就必然太平安乐、热闹而不混乱、人人互相敬爱,这是人能够做得到的。对于人类生活的空间而言,人类空间的物理规律对人类来说是无法改变的,人类空间是宇宙树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对人类空间而言,无论自然界如何变化,其底层的原子是不变的,组成物质的元素有一百多种,氢元素最多,从氢元素到铁元素其能级值是逐渐递减,从铁元素到最后一个放射性元素其能级值是逐渐增加,各元素表现出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从而进行不同的分子组合,表现出不同的无机物的象。在有机物的生命分支上,不同物种的理体(DNA)又决定不同的生命形态,理体(DNA)的微小差别形成不同的科目,如猫科、犬科等等,从原子开始,上层理体在下层理体的支持下物质形态的象就形成了一棵树,不同的分支由不同的理体产生不同的象组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生命,形成很多物象,这些物象依照不同的理体分支形成以原子为构基的树。而这棵以原子为构基的树实际上也只是宇宙树的一个分叉,原子以下的各层子依照理体的不同也可形成不同的物质形态,在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时空结构,其物质展示与人类空间并不一样,宇宙这棵大树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空间、不同物质存在变化方式的总和就称为象法的丰度,象法的丰度就是心所有的内容,心有多大,宇宙就多大;宇宙有多大,心就多大,这一切是象法的丰度所决定。比如,一个三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和一个七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其打印出来的最大的不失真的照片不一样,七百万像素的照片要大许多,即空间大小不一样。这是因为七百万像素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比三百万像素的二进制代码长,像素的分别度不一样,丰度就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宇宙的大小就取决于象法的丰度,而象法的丰度是由心所能达到的宇宙机制所决定的,如果宇宙的“像素”要增加,而宇宙的理体机制不能容纳增加的内容,则宇宙的“像素”就不能再增加,否则宇宙就会出现混乱乃至崩溃。若增加的“像素”是宇宙所没有的,则宇宙可以考虑扩容,若重复同样的内容也没有必要做系统的扩充。
  所以,宇宙从创造开始到现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不停调整扩充完善的过程,宇宙以往在不停地创造与毁灭中不停地去完善宇宙的理体结构,使能级的分布能产生更多的象法。比如人类的音乐,开始的时候只有五音阶,后来在固定的频率段上扩充为七音阶,形成八度音程,音乐的表现丰度就增加了。所以,无论宇宙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目的的,道的运行从来不做没有目的的事情,这个目的就是为了宇宙的最高原则,万象生心灵。万象生心灵就是真理,无极生太极就是真理,真就是无极,无极是真主,真主就是上帝,理就是指太极生万象的表达原理,就是心理。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太极生万象的原理,比如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的流动在心脏处一出一进,形成总动脉和总静脉,就是太极生阴阳,阴阳同根统一于心,动脉是正空间,静脉是反空间。总动脉分成不同的大动脉,大动脉分成中动脉,中动脉分成小动脉,小动脉分成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给细胞供应能量就是宇宙正空间的生成过程,代表宇宙正空间的膨胀,宇宙树像动脉一样不断的开枝散叶的生成,此时的宇宙正空间是一个充满能量释放的过程。静脉代表宇宙反空间的收缩,向宇宙正空间输送“血液”,宇宙正空间膨胀到一个极限值后“血液”回流,动脉变静脉,正反空间互换保持宇宙的永恒运动。站在人类的位置来看宇宙,人类就处在宇宙的最表层位置上,相当于处在宇宙树的树叶上,处在毛细血管连接的细胞表层上。人类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就由宇宙最大的构基颗粒——分子所组成。人类的科学发展实际上就是走了一条从毛细血管向总动脉的归心之路。微观方面从分子研究到原子、到亚原子、到夸克。宏观方面研究了整个天体的运动规律,从大构基向底层的小构基一步步迈进,从毛细血管的理统一到了小动脉的理,小动脉的理统一到了到中动脉的理,中动脉的理就是人类整个空间包括微观和宏观的理,这个理统一到了弦论。弦论统一了微观与宏观的所有物理规律,从中动脉的入口处终于找到了大动脉。但问题来了,大动脉并不仅仅生成一条中动脉而是生成多条中动脉,弦论的推导表明宇宙存在多重空间,并不仅仅只有人类所观察到的空间,宇宙的多重空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不同的空间其物理规律并不相同。弦论证明了大动脉可以生成多条中动脉,这时,有人出来骂娘了,说弦论是玄学,把科学变成了神秘主义的学问。其实,正如扑克牌一样,不同的空间存在不同的理体和“牌象”是正常的,这正是万象生心灵的体现,也是真理的体现。

  所以,宇宙是严格按照物理规律来运转的,而物理规律是来自于宇宙的理体即精神世界(反物质世界)。那么,从整个宇宙形成的过程来看,宇宙最初是没有精神世界的。从没有精神世界到宇宙产生精神世界再产生物质世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宇宙的最初只有上帝,上帝是“万能”的,这种万能仅仅是上帝是活的、能动的、能产生能量而已。但这些能量如何生成结构并让结构产生逻辑产生意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宇宙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序到局部有序到产生结构到产生意识的过程,即脑科学。宇宙有了意识之后,宇宙才开始了一个生万象的不断创造与完善的过程直到今天宇宙这个模样。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上帝的万能是指宇宙的能量来自上帝,但宇宙的万象万法如何展示上帝不是万能的,上帝也必须要按照宇宙的理体去一层层构建宇宙万象,如同人发射卫星上天,建造摩天大厦一样,也必须要严格按照物理力学去办事,上帝也必须要通过意力去构造理体规范象的变化法则,这样整个宇宙的万象运行才有规律和秩序。比如人类的交通系统,如果只有车和道路而没有制定交通规则,则整个交通系统就会混乱瘫痪而不能长久稳定的存在。无规则不成方圆,没有意识就没有规则,意识、能量、结构是产生宇宙的三要素,三生万物。万物的产生就是意识、能量、结构相互促进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所以,真理之下,宇宙的第一义就是实践,实践是真理的体现和表达,宇宙万象万法的产生到今天这个样子就是宇宙过去实践的结晶。宇宙中无论是什么法(理体)什么象,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是在灵与意识的作用下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实践的实质就是不断去体验去完善宇宙万象万法的表达,实践是真理的派生,实践不能检验真理,因为真理是唯一的,是运动的源头。实践的作用是创造、检验、发现与优化相理(科学)。比如,某个企业发明了一种很先进的电视机,这个企业通过研发的实践,在原来的电视原理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电视原理,实践就创造了新的原理。别的企业要仿制这种电视机,就必须要通过实践去破解该电视机的原理,那么,实践就是去发现原理。人类的科学发现就是通过实践去完成的,科学原理只是发现而不是创造,因为自然界不是人类创造的。任何产品的研发都是按照某一原理进行来规范该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研发出来后,通过检验与不断测试,就可发现该产品的功能符不合符合该产品的原理所规定的功能,发现有缺憾就需要去优化,这就是实践的检验与优化功能。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为开始的时候你必须去了解事情的内容即构基和运行理体,等你了解了事情的内容和运行理体后,什么东西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你就一清二楚,熟能生巧了。所以,没有实践,就没有自然界万象的多姿多彩竞妖娆,而这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为了真理,为了万象生心灵。所以,一个人明心见性之后,并不是一切都归空了,而是继续道的践行。佛的涅磐就是实践,去构造与完善宇宙的理体结构,没有涅磐佛,没有佛涅磐,就是指这一境界。这体现了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功能。天行键,君子自强不息,这是宇宙刚键行实践的人格表现。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不贯穿真理的要求,万象生心灵。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8 04:09 , Processed in 0.0704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