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倍继任者不能碰的红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15: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继23日暴跌7.32%后,5月27日再度大跌3.22%。而与此同时,《日本经济新闻》和东京电视台5月24日-26日联合实施的舆论调查显示,安倍内阁的支持率比上月下滑8个百分点,而不支持率上升3个百分点。对于“是否感觉到经济在复苏”的提问,有66%的人回答认为“毫无感觉”。

纵然安倍自2012年12月上任以来,包括出国访问及参加国会审议在内,日程安排紧密且繁琐,势头犹如“火箭点火”。截至5月29日安倍内阁上台155日之际,安倍仅休假3天。目前他正以“全年无休”的状态为即将于7月进行的参议院选举奔走。日本媒体评论称,安倍似乎是在用“大仇未报,死不瞑目”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在取得参院选举胜利前绝不放松的强烈决心。

日本政坛大鳄小泽一郎5月30日仍断言“安倍政权不可能长久”,小泽称,“安倍晋三首相的经济政策撞到了墙上,早晚是要崩溃。”勤勉有加的安倍为什么摆脱不了短命的宿命,安倍能够给继任者的警示有哪些呢?

在正常的民主选举中,候选人所做的大抵不外乎“比政绩、摆功劳,发承诺、绘蓝图”。然而日本经济20年来始终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想要“比政绩、摆功劳”,无论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成绩单都是一样糟糕。

日本战后自民党一党独大的执政合法性在泡沫经济崩溃后,受到严重冲击,过去那种“分肥政治”开始缺少经济资源,“派阀政治”密室操作亦为选民所唾弃。日本经济复苏乏力,政治领导力不足,让日本国民对未来充满了不安和焦虑。在这种背景下,民粹民主便在过去10年里在日本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安倍之所以能够梅开二度在于不断展示强硬姿态,在领土、历史等问题上展现强硬姿态。

无论是安倍和野田都知道,在国内经济建设上短期内难以有所建树,故而转向能够引人眼球的挑战历史姿态。野田下的赌注是钓鱼岛“国有化”,安倍下的是否认侵略历史,桥下彻下的赌注是慰安妇问题。然而野田已经成为过去时,安倍走在夕阳大道,桥下彻作为未来的首相已经胎死腹中。

5月30日,大阪市议会中的自民党、民主党、共产党将联合向议会提交问责决议案。由于公明党赞成的可能性非常大,该决议案很可能将被通过。三党派别提出问责决议案的理由是,桥下彻的发言正在发展成为深刻的国际问题,给市政工作带来了极大混乱。他本人也没有对市民道歉的诚意,很难说是良好地履行了作为市长的职责。如果这份问责决议案被通过,将是有历史记录的1947年以后,大阪市长第一次被问责。虽然决议案并没有法律强制力,但桥下彻会因此受到政治打击,他所主导的一系列市政改革也将受到影响。

据悉,在两周前的5月13日,桥下彻称,“慰安妇”制度是当时保持军纪所必需,没有证据显示日本政府和军方直接采取了绑架、胁迫“慰安妇”的行为。这一言论令日本国内外一片哗然,国际社会也予以强烈谴责。桥下后来就此事多番辩解,声称发言遭媒体“误解”,至今还未撤回这一发言,也未就此道歉。《朝日新闻》5月18、19日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表示会在参议院比例选区代表选举时投票给维新会的人仅为7%,跌至今年1月调查时(16%)的一半以下。有四分之三的人认为桥下彻围绕慰安妇及风俗业的发言“有问题”。

美国先是敦促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保持克制,接着批评安倍否认侵略,大骂桥下彻妄言慰安妇问题。此前小泉时期,日本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的出格言论,引起美国的反应远远没有现在强烈。日本政客以挑战历史作为民粹姿态的道路似乎走到了尽头。安倍现在面临的难题主要是经济不振、外交孤立。而这两者的最根本症结就是否认历史问题。

在经济上,从5月13日以来的半个多月内,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的日经指数已经经历了两轮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这其中既出现了2008年以来的最高指数,也创造了两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近半年来的日经股指上涨行情,从根源上看来其实并非基于经济复苏,而是源自日本政府推动的日元大幅贬值政策、并向经济体注入超大规模的日元货币所致。固然日元贬值有利于拉动日本出口,但同时又会对日本的进口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长远看来其效果并没有那么神奇。目前这种上涨仅仅是吹大泡沫造成的表象,因此上涨之后的调整是必然结果。

大地震后日本经济恢复乏力也是野田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野田执政后期,中日关系恶化对日本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商界领袖不堪压力甚至公开批评野田的政策。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经团联干部一行曾当面向民主党陈情,要求日本政府改善中日关系。经团联会长米仓说,“日中关系加速紧张,已经对经济和企业活动造成巨大影响。”一向远离政治话题的日本首富、服装零售业巨头、优衣库社长柳井正在去年11月23日出版的《周刊朝日》上首次谈及钓鱼岛问题,呼吁日本政府承认钓鱼岛主权争议,同中国领导层展开坦率对话。柳井说,“放弃中国,将加速日本的没落进程。”

安倍当选为自民党总裁后,商界大佬已经对其表达过改善中日关系的希望。去年11月初,日本日中经济协会发表紧急建言,指出“以日中友好大局为重,让经济关系尽快恢复正常化是最紧急的课题”,要求日本政府尽快努力修复中日关系。鉴于日本商界对政治的影响力,如果安倍进一步恶化中日关系,商界的压力会再次将安倍拉下马。

安倍上台以来并没有积极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在历史问题上拒不反省。安倍经济学的本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它依靠货币政策提振经济,这种方式回避了日本与邻国直面相对。但日经指数的暴涨暴跌已经说明,安倍拒不反省历史问题,给经济灌猛药并不能凑效,放低姿态与周边国家恢复扎实的经贸关系才是唯一出路。

安倍上台后最重要的是避免成为野田第二,虽然在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内政上有所表现,但由于经济成绩很难短期见效,外交领域成为其走上前台的主打。不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安倍短期内主打的外交成绩单就不能见效。否认历史已经渐渐撬动美日同盟最大裂缝。继续挑战历史,无疑是在拉远美日距离。安倍在尝试了依靠货币杠杆改善经济的失败后,继任者只能够选择亲近邻国务实提振经济。教训已经很清晰,在挑战历史的道路上安倍已经走到了极致。继任者选择和他一样的挑战历史的道路,最终也只能自找无趣。





(陆莲 撰稿)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9-30 09:04 , Processed in 0.0531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