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希拉里新书打响中国牌 开路2016总统大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07:0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新书《艰难抉择》(Hard Choices)6月10日高调发布,上市首日销量便突破百万。随后希拉里将前往纽约,芝加哥,费城,华盛顿等20多城市为新书造势,更希望借此让国民了解她的外交生涯和政治抱负。对于是否参选总统,希拉里一直讳莫如深。她近日接受ABC专访曾称,2014年底才能做出决定。但在选战出书季到来之时,希拉里新书横空出世却难免释放政治信号。

  《艰难抉择》共分为六部分25章,讲述了希拉里2009年到2013年出任国务卿期间的挑战与內幕。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中国最早将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头号经济体。此外,习近平上台后外交战略频频展现积极主动、奋发有为。那么如何应对中美“势变”?如何维系美国领导力?是下届美国总统必须面对的现实。于是,希拉里新书中第一章便首谈“中国崛起”。她重点谈及了中美关系以及对多位中国领导人的互动。

  希拉里强调,美国处理亚洲事务存在三条道路:一是扩大与中国交流;二是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以谋求对中国“再平衡”;三是支持地区多边组织。她认为,将三者结合起来是“明智的做法”。希拉里将“中国”放在靠前位置,这绝非随意编排,恰恰是精心策划的结果。

  希拉里的意图,既为展现她的国际战略视野,也旨在回答美国人最急迫的疑问。毕竟,未来美国总统必须谙熟与中国打交道。而希拉里在国务卿任内,便曾一度主导美国对华关系, 并策划推进“重返亚洲”战略。

  新书中,希拉里还谈及了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局势、击毙拉登、叙利亚局势、乌克兰危机、班加西领事馆遇袭等外交事件。但仔细品读,希拉里只在谈到“班加西事件”时呈现出自我“辩护”或“不服”,并承认当年支持伊拉克战争是个错误。在诸如击毙本拉登、阿富汗撤军等外交事件上,她阐述了自己作为主导者的作用,更多将自己塑造成谙熟国际事务的政治家。而在叙利亚、利比亚、美俄关系以及与塔利班换囚上,他则与奥巴马“划清界限”。

  希拉里暗示在叙利亚、利比亚、埃及茉莉花革命、乌克兰危机中,奥巴马表现得太过消极保守。她还透露在换囚问题上,她最初与奥巴马意见相左。要知道,在外界质疑美国领导力衰退的当下,希拉里曝光白宫与国务院外交分歧,极易放大希拉里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差异,也易让美国人将恢复美国全球影响力寄托于她身上。

  除了长篇累牍地追忆国务卿职业生涯和外交造诣,她在家庭生活、个人情感问题上也有所着墨。她回顾母亲坎坷经历,回忆女儿切尔西(Chelsea Clinton)婚礼。往日更多展现“铁娘子”形象,今次则透露了重情柔弱的一面。但这种“亲情牌”却是美国政客惯用的选战策略。

  美国政界著书立说之风流行于20世纪中期。1956年时为联邦国会参议员的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出版自传《当仁不让》(Profiles in Courage)并获得普利策奖。

  随后他声名大振,并在1960年当选总统。在美国政坛,通过出版自传、回忆录,政治家们润物细无声地传播政治观点、展现生活特质,已日渐成为参选人的必经之路。为备战2008年大选,奥巴马曾出版政治自传《无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2004年,克里(John Kerry)为挑战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曾出版作品《报国召唤》(A Call to Service);小布什2000年冲击白宫时曾著有《一个需要担负的责任》(A Charge to Keep);克林顿1992年为实现白宫梦则出版《以人为本》(Putting People First)。

  《纽约时报》评论称,希拉里2003年回忆录《亲历历史》(Living History) 更像政治演说似的巧舌如簧的声明,但2014年的《艰难抉择》则是一本微妙定位的作品,以把希拉里以举足轻重的政策家形象呈现出来。希拉里要透露的信息就是,她不仅熟谙外交艺术,更拥有成为“首席决策官”的政治韬略。

  此前共和党一直以希拉里脑部健康问题作为攻击她的利器。但近日,希拉里首次公开对此说法进行反驳。加之希拉里回忆录推出时间几乎就在选战出书季开端,虽然她在回忆录596页写道“对是否参选未做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只是欲盖弥彰罢了。

  但凡对希拉里经历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怀疑她强烈的政治欲望。15岁的她便对政治产生浓厚兴趣。大学时她结交男友的要求是对方须有成为美国总统的规划。后来她虽贵为第一夫人,但她似乎难以低调本分,专注慈善公益事业,而是走上前台强势参政,最终引得朝野非议一片,这才退居幕后,重新扮演第一夫人传统角色。2008年她首次试水美国总统选举,便是其政治抱负的真实反映。8年过去,希拉里在美国支持率依旧维持60%高位,而在民主党内部其支持率则高达90%。而借此回忆录,希拉里其实已吹响了2016年冲击白宫的集结号。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消息树

GMT-8, 2025-10-1 08:11 , Processed in 0.0638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