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名为《风云儿女》的电影或许很多人已经没有印象,但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正是《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曲的原型,是来自东北抗日武装的《誓词歌》,田汉与聂耳两人都来自辽宁,他们一直心系故乡的抗日事业,曾多次回到东北考察那里抗日武装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活跃在辽西的义勇军队伍,大家在操练作战的时候都喜欢唱《誓词歌》,而这首歌是著名抗日英雄高鹏振所作。
1931年9月,他联合一些还没有撤退的东北军官兵和当地的绿林武装,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镇北军”,打响了东北人民民间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这支200多人的队伍就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前身。
为了激励大家,高鹏振在誓师大会上创作了一首名为《东北国民抗日救国军誓词歌》的义勇军军歌,用“满江红”的曲调演唱。
田汉与聂耳等人接触到了这首《誓词歌》,以这首歌曲为模板,他们联手创作出了《义勇军进行曲》。在新政协会议筹备的过程中,第六小组对于国歌的选择感到左右为难,他们通过征集方案,共收到国歌歌词632件,国歌词谱694首。
经过多次讨论,大家认为应征稿虽然很多,但都不理想。然而要想在短时间内创作出理想的国歌词、谱是很困难的。
就在这时,大家想起周总理在征稿初期,曾建议使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大家商议之后,决定采纳这个方案,至此这首歌曲被确定为国歌。
可在接下来的讨论会议中,李立三认为:这首歌的曲子虽然很好,但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句子不妥,最好修改一下。
他的看法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毕竟全国马上要解放了,革命即将成功,这句歌词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作为歌词的创作者,田汉也觉得该改,他说:“歌曲是好的,我写的歌词在过去有它的历史意义,但现在应该让位给新歌词。”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这首歌是历史的产物,不应该去修改歌词。
毛主席得知了大家关于歌词修改的意见之后,询问了更多人的意见,周总理认为歌词修改了,再唱起来就没有原来那种感觉了。
主席自己也思索了一下,他对众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改还是要改,不过旧的也还是要的。”
毕竟在毛主席看来:我们要争取完全独立,还要进行一番斗争,其中依旧要经历苦难,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加上大家普遍以《义勇军进行曲》做国歌最好,意见也相对一致。
因为这两点原因,最终毛主席拍板就这样定了下来。于是,这首歌曲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事实证明,无论到了什么时代,这首歌曲的历史意义都没有改变,它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革命先烈们的牺牲。
若是当初修改了歌词的话,就真的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毛主席等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不能因为眼前的胜利就安于现状,中国要发展,就需要一代代人不断进取,这正是这首国歌对于人们的现实价值。
如今来看,我国在这首歌的鼓舞下,发展愈发迅速,大家斗志昂扬只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所以当时这个做法,无疑是高明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