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生者社安金 愈晚领钱愈多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15-6-22 05:50
标题: 生者社安金 愈晚领钱愈多
世界新闻网




社安署不单提供退休人士社安金,其实也帮助不幸往生者的家人继续获得经济援助。专家说,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且没有子女尚须抚养问题,通常是愈晚提领生存者社安金(Survivors benefits),可获得的金额愈高。

会计师暨财务顾问李新忠指出,生存者社安金可领金额的多寡,与领取正常社安退休金一样,都与领取年龄息息相关,即愈早领金额愈小。生存者社安金与正常的配偶社安金(standard spousal benefits)不同,後者只能领工作配偶的一半社安金。但生存者社安金若应用得当,可领取往生者该领的百分之百社安金。建议一家之主若往生,生存配偶最好先谘询财务顾问,探讨如何领取社安金最有利。......

通常50岁以上的残障配偶,若50岁开始提领生存者社安金,只能领往生者可领社安金的71.5%。若有照顾16岁以下孩子或不限年龄的残障子女,配偶不管什麽年龄,都可以领取75%往生者可领取的社安金。若无这些情形,60岁起可领往生者71.5%的社安金,且愈晚领将拿到愈多钱。

但李新忠指出,有资格领取的生存配偶必须与往生者至少结婚九个月。如果是绿卡持有人,必须住在美国才有资格领取。若是公民就不限制是否住在美国。

假设往生者是一家主要经济支柱,生存配偶可以获得的社安金(Survivor Benefits)取决於三个因素,即往生者何时拿自己的社安金、生存者开始提领生存配偶社安金的年龄,及往生者是否在生前已开始提领社安金。

国泰银行理财部经理李学粹以实例解释说,假设夫妻同龄,且法定退休年龄(full retirement age)都是66岁(1943至1954年之间出生),若丈天决定66岁拿社安金,假设是每月2000元,由於配偶可以拿其一半社安金,将获1000元。但若丈夫提前62岁提领,将只能拿70%至75%间,假设是70%即1400元,太太只能拿700元。

若丈夫延後至70岁提领,基於法定退休年龄後每晚一年提领多领8%社安金,最多可至132%,丈夫每月可领2640元,太太可领1320元。因此若丈夫在62岁开始提领社安金,假设63岁逝世,配偶可以拿夫婿那份较高的社安金,唯只能拿乙分,即1400元,不能再领自己的700元。但若先生往生时尚未提领社安金,且妻子等到66岁法定退休年龄才领,可望领取夫婿届时可领的百分之百社安金,即2000元,但也是只能拿较高乙分,自己那分就不得提领。

李学粹说,撇开配偶有无丧生,社安金是否应提前於法律规定可领的62岁开始提领,取决於当事人需不需要钱,及个人及家族健康状况。通常62岁开始提领,只要能活到82岁,和70岁开始领可以领的金额其实差不多。总之愈早领社安金,每月可领的社安金就愈少,同时会影响配偶可领取的金额。


作者: ace    时间: 2015-6-22 05:55
未超过40点 也能领社安金

天有不测风云,家人突然离世,有些存活配偶不会想到前往社安署探讨是否有资格提领往生者的社安金,或其他可能的福利,造成生活困顿。

社安署针对不幸逝世的上班族家人其实提供两种福利,一种是一次性死亡福利(death benefits)255元,另一种是生存者社安金(survivor benefits)。

社安署网站指出,希望家庭成员有资格领取生存者社安金所需要的点数,是根据一家之主往生年龄。通常愈年轻走的话,所需要的点数愈少,且不需要超过40个点数。

社安署网站又说,根据一项特殊规则,即使往生者未拥有所需要的40个点数,只要在往生前三年曾拥有六个点数,社安署将提供生存者社安金给照顾往生者符合社安署条件之子女的配偶,其符合条件的子女及依靠往生者生活的62岁以上父母。

社安署洛杉矶办公室人员说,这种不需要往生者一定要获得40个工作点数即可领取的幸存者社安金,适用对象是往生者18岁以下的未婚子女,19岁以下仍在上全时学校且到高中12年的子女,或22岁以前成为残障且不限年龄的子女。另外,往生者若有一直依靠其生活的62岁以上的父母,及照顾符合前述条件之子女的配偶,都有资格领取生存者社安金。唯一家有金额上限,即不能超过基本福利比例的150%至180%。

但如果生存家人没有符合前述条件的子女,只有配偶,往生者必须已经获得40个工作点数,生存配偶才有资格提领生存者社安金,唯资格是至少结婚九个月且60岁以上,或50岁以上的残障配偶。

另外,曾与往生者结婚十年的前配偶,只要未再婚,也有资格领取生存者社安金。

这社安署在社区有人逝世时,不会主动与其配偶或子女联络,探讨如何提供他们社安金,其配偶或符合领取资格的子女有必要主动联络社安署,电话1-800-772-1213。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