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3种运动能控制血糖,建议常做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5-7-6 14:07
标题:
3种运动能控制血糖,建议常做
健康养生常识
糖者,甘也;入多则滞,滞则化湿,湿郁则热生。老夫行医数十载,见诸多糖人,素为忧患得之,一身困顿、气短乏力、血浓如浆。每每叮嘱运动之要,却总听见:“我不适合跑步,膝盖不好”“年纪大了,越跑越晕”。
确实如此,跑步虽可通阳,却未必适合所有病者。尤其气虚体弱、血不足润之人,过跑则反伤精耗气。
那今日就讲一讲,不伤身、不费劲、却能助你控住血糖、平稳气机的“三项运动”。未必大动若雷电,但贵在细水长流,滴水穿石,行之则有功效。
[ad5] [/ad5]
一
饭后百步走,最养脾胃不伤气
气血皆本于脾,脾为生化之源。糖病之人,多有脾虚之因,饭后乏力、腹胀不适,是湿困中焦,运化失机所致。
饭后久坐不动,食滞难消,推而助生湿;而“饭后一页走”,谓之“助脾化气,疏中运津”,是中医长期推广的养身法门。
尤其日落之后,顺着院子或街边缓缓步行十来分钟,不紧不慢,行如流水,语如细音,双手自然下垂,不提气、不惊神。此法可促消化,又不扰脾阳。
你是否每日饭后一坐就赖椅,起身便重如山?不如今晚起,放下遥控器,一家人同出门走走。不喊口号,不急步伐,最长不过半小时,最宜护脾扶气。
中医称此种调和阴阳、导引正气之法为“导引术中基本法”,简法见效。
二
静坐八段锦,气沉丹田降内火
糖高者,多兼心烦、口干、舌红、大便粘腻,此皆“热瘀湿所生”。而热从何来?从心火上浮,肝气窜扰则血糖易升。是故降糖,非止外调,亦须内修。
“八段锦”之法源自古传导引术,讲究“调身、调气、调心”,尤以“左右开弓似射雕”“两手托天理三焦”最有理气清火之效。
要紧不是强度,而是节奏。动作缓,呼吸沉,行至身心气合神定,则内热自降,气血流畅。
若你常感头胀目赤、易怒心躁,说明三焦郁热未出,日坐静调胜吃百药。每日清晨或傍晚,取静处练上五式,切忌急于求成。有无此习惯,不妨反躬自问。
现代研究也指出,温和拉伸结合呼吸训练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这正应《素问》所谓:“气流则化,化则平。”
[ad2] [/ad2]
三
蹲身十五式,强肾生阳通血络
糖者其病,不独在脾,又损肾。肾虚则气短力弱,下肢无根,夜尿频仍。蹲身者,乃动下元、培肾气之法。双脚开立,屈膝而蹲,缓缓起伏,配合吐纳。
每日施之十至十五次,起初无须深蹲,意在引导肾精布于四末,通五脏之门。
蹲动虽小,汗微渐出,但其中调息合身、意念沉气,即是“导精气还元”。此法只能稳练,不能躁进,脚下打不稳,气血怎上头?
你不妨现在便起身,轻蹲三下,看是否脚心微暖、腿部轻松?若是如此,心阳自受益矣。
古籍《灵枢》提:“肾主藏精,精化为气”,动下元即是守中气之法。
佐以饮食三宜法,助运不碍道:
其一,清晨空腹一杯温水,轻点陈皮二片,可提中焦之气,散前日之湿。
其二,中午以糙米、黑豆共蒸半碗,长补不腻,培肾固脾。
其三,晚间不宜多食辣粘黏膏滋之品,湿中起火,反伐正气。
若能三月如一日,贵在恒久,此为“动静相扶”的根本之道。
糖不在甜,而在不调;血不怕高,怕久不稳。很多人只知计步打卡,却不知调气调身之道。运动是灵机,不是苦役,养生重意到而不在力到。
你现在每日是否只知走得多而不讲质量?是否大汗淋漓后血糖却无起色?也许你就是缺了这一份“温和而持久”的气调之法。
一句叮咛:**不求快者长,不争强者安。**降糖之道,重在扶正,不在猛攻。你可愿,从今晚饭后,坐一阵,走一程,蹲三下,不紧不慢地去迎这个不一样的康复之路?
身体之事,争口气不如养一气,凡事值得慢慢做,尤其是健康。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