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早起鸟儿有虫吃?研究:赖床有助提升早晨认知功能(图)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3-11-10 07:23
标题:
早起鸟儿有虫吃?研究:赖床有助提升早晨认知功能(图)
健康医疗网
研究显示,赖床后认知功能表现较佳。(取材自健康医疗网)
[ad] [/ad]
今天早上你按「贪睡」键了吗?一项研究显示,额外的睡眠时间可能会改善人起床后的大脑认知功能。根据10月发表在《睡眠研究杂志》(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赖床30分钟并不会影响情绪或降低认知表现,甚至能表现得更好,而且赖床机制类似于「唤醒闹钟」,有助于人清醒。
睡个好觉对人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但许多人经常睡眠不足,大约1/3的美国人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甚至少了数小时。有些人赖床是为了缓解起床的痛苦或是想多睡几分钟,但人们对于赖床习惯与对健康的影响知之甚少。
赖床后 认知功能表现较佳
一项研究针对全球1732多名成年人进行研究调查,请受试者描述自己的起床习惯,69%的人表示他们「有时」会按下贪睡按钮或设置多个闹钟。平均而言,赖床者在第一次闹钟响起后,平均贪睡了22分钟。这些人比起全体受试者大约年轻6岁,成为夜猫子的几率约是不赖床人的4倍。与不赖床的人相比,赖床者晚上睡觉的时间也比较短。
此研究接着对31名经常赖床的人进行第二阶段研究,与不能赖床的时候相比,赖床30分钟并不影响认知表现,甚至能表现得更好,这些认知测验包括基本算术问题、记住一系列字词,然后在新字词中识别它们。结果发现,赖床可以提高其中一些受试者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也不会影响情绪,或是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并且有助于身体为接下来的一天做好准备。
「早上赖床30分钟不会对醒来时的疲倦程度,或是当晚的睡眠产生任何重大负面影响,」研究主要作者、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家蒂娜桑德林(Tina Sundelin) 表示,对于早上容易昏昏欲睡的人,赖床可以帮助他们清醒。
[ad2] [/ad2]
人从最深的睡眠阶段(称为慢波睡眠)被叫醒,可能会导致「睡眠惯性」,也就是身体从睡眠过渡到清醒时,会感到昏昏沉沉。而赖床不会马上从慢波睡眠中醒来,机制类似「唤醒闹钟」,人是缓慢逐渐清醒。
不过,这项研究仍有限制,包括试验规模很小,且研究部分依赖受试者自我报告睡眠和清醒习惯。但桑德林期盼借此打开研究赖床的大门,未来还想进一步研究赖床的长期潜在影响,以及每天赖床长达2小时的「重度赖床者」。
赖床者较聪明、有创造力
另一项由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的主题「为什么夜猫子更加聪明(Why night owls are more intelligent)」,招募1229名受访者进行调查,以分析其睡眠模式与社会经济之间的情况等关系。结果发现,夜猫子(晚上11点以后才睡,早上8点后起床),平均收入更高,也拥有更舒适的生活方式。
研究人员表示,夜猫子不会依照闹钟等硬性规定,而是会聆听身体需求,懂得随着自己的步调生活,由此可见他们更懂自我解决问题,在个性上也比较有创造力与独立能力。
参考数据:
Hitting 'snooze' can boost morning cognition, study hints
Why night owls are more intelligent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