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陈清勇表示,人在一生中总心跳次数一般在30亿次左右,在正常范围内,心跳越快自然也可能导致寿命越短。临床上将心率<60次/分钟被称之为窦性心律过缓、>100次/分钟则被称之为窦性心律过速。
二、心跳过快或过慢,或是这些疾病在“搞鬼”!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指出每分钟心率加快5次,会导致心衰风险上升13%。心跳越快,给血管带来的健康风险也越大。心脏每跳动一次,就会带来一次血流脉冲、血管的被动弹力舒缩,会给全身动脉带来冲击。心跳次数越多,更容易给血管健康带来威胁,增加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硬化的风险。
一般而言,造成心跳过快、过慢的因素有很多,如罹患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贫血、发热等都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另外,日常在运动、情绪激动、焦虑、饮用浓茶/烈酒时,也可能导致心率加快。
而心跳变慢则可能与迷走神经功能兴奋对心脏起到抑制功能、服用利血平/吗啡/奎尼丁等药物以及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相关。
不过,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心跳快慢来判断身体是否患有疾病,在发现异常后正确的做法是去医院进行针对性检查,及时明确病因。
[ad2] [/ad2]
三、哪些方法可以监测自身心跳速度?
心跳的快慢与健康之间有一定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去判断自己的心跳是否健康呢?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大方式来监测心跳速度:
第一种就是自己能做的,将右侧手指搭在左侧的脉搏位置计时计数,这个方法虽然不能100%正确,但是非常简便可行;另外,也可以通过血压计、运动手环等工具来检测心率。
第二种是需要到医院做的,包括有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植入式心电监测设备等,这些都可以监测心率,建议咨询医生自己适合哪个。
想要让心率保持正常,需要从生活中的细节去进行改变,如保持规律的运动、健康的饮食以及规律的作息等。一些因为疾病因素而导致的心跳异常,则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病治疗好之后,心跳自然也能恢复正常。
心跳的快慢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不乏有一些生理性的原因,但日常如果频繁出现心跳异常的话,则要考虑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要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心跳快慢影响寿命!专家:心跳次数这个范围最佳!》.中国红行动.2023-01-19
[2]《心跳偏快或偏慢预示患心血管病?听专家咋说》.人民网健康.2018-11-28
[3]《心跳慢、心跳快、心律乱,“活蹦乱跳”的心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湖北省人民医院.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