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走路快和走路慢的人谁更长寿?二者或相差15年寿命(图)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3-6-1 10:27
标题:
走路快和走路慢的人谁更长寿?二者或相差15年寿命(图)
搜狐
[ad] [/ad]
“我今天还没走够一万步呢,目标还没完成,我再走一会儿”公园里,张大爷一边和老伴说话,一边盯着手机上的步数变化。
今年62岁的张大爷,听说每天日行万步就可以长寿,天天拿着手机刷步数,直到当天走上一万步才肯罢休。就算有时候走得气喘吁吁的,张大爷也从来没有放弃。一年多过去了,张大爷的身体倒是没有变得更强壮,反而出现膝关节疼痛和肿胀。
像张大爷这样每天走一万步路的养生,反而导致健康出现问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国外研究:每周2天走路步数达8000步,就能延寿
很多人把“日行万步”当成一个长寿的金标准,事实上,日行“10000步”的口号并不是什么科学家、运动学家提出的,而是国外计步器商家编出来的营销骗局。
那每天走多少步,才有益于长寿和健康?发表在《国外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周有2天走路步数达8000步,就能延长寿命,降低全因伤亡率和心血管疾病。
国外京都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101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随访。期间,共有439名参与者伤亡,当中148人伤于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发现:每周有1-2天走路步数超过8000步,全因伤亡率和心血管疾病伤亡率分别下降14.9%、8.1%;每周有3-7天步数超过8000步的人,全因伤亡率和心血管疾病伤亡率分别下降16.5%、8.4%,换言之,一周3-7天走路超过8000步,伤亡率并没有进一步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走路对于年龄超过65岁的男性参与者效果更明显,每周有1—2天和3—7天步数超过8000步者,全因伤亡率分别降低19.9%和27.7%。
研究人员表示,走路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和血液循环,保护心脏,还能增强心肺功能,帮助改善血压、血糖、情绪和睡眠等,从而促进心血管和整体健康水平。
尽管走路与伤亡率降低有关,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对于年龄超过60岁以上的人而言,每天走路在6000-8000步便足够,超过8000步后长寿收益不会再明显增长。
二、国外研究:走路快和走路慢的人,二者或相差15年寿命
走路确实有益于健康和长寿,但要实现这些好处,除了步数之外,走路的速度也很关键。
发表在《国外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一项研究表明:走路慢的人各项身体机能提前衰老,具体来说:
肺、牙齿、免疫系统等状况都更差,抓握能力、平衡能力也不协调;
大脑更加“显老”,大脑体积和表面体积更小,认知能力下降更快;
面部肌肤年龄“早衰”,更显老。
同时,国外莱特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梅奥诊所学报》的研究,对47.5万名国外中老年人进行为期7年的追踪随访,结果发现,在预期平均寿命中,走路快的女性为86.7~87.8岁,走路慢的女性则为72.4岁,年龄差距约15岁;走路快的男性预期平均寿命为85.2~86.8岁,走路慢的男性则为64.8岁,年龄差距超过了20岁。
但这是否意味着“走路快慢决定一个人的寿命”?该研究作者表示,作为观察性的研究,是无法对因果联系进行推断的,只是表明走路快慢与寿命相关。
对此,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研究室主任宋岳涛指出,通过走路快慢预测寿命长短,有一定的道理。走路特别快的人,说明心肺功能健康,而一个人走不起劲,说明心肺功能可能存在问题,走几步路就需要喘气,预期寿命也不容乐观。
[ad7] [/ad7]
三、65岁以后,走路建议做好四件事
对于老年人,适当的运动,更有助于延年益寿,若想保持健康,应该怎么走才适合?
1、走路前最好先热身
很多人认为走路运动量较轻,所以开始运动前往往忽视热身。走路同样是让身体进入运动状态,若突然快走,身体关节还没有完全打开,活动受限,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身体也会吃不消。
2、走路姿势要端正
走路时,弯腰驼背,长此以往,会让经脉得不到很好的舒张,身体得不到应有的供氧,会导致软组织受损的同时,还容易造成大脑过劳,影响夜间睡眠。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