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B-52引日本雀跃 恐造成对美战略误判
[打印本页]
作者:
wenbo
时间:
2013-11-27 05:23
标题:
B-52引日本雀跃 恐造成对美战略误判
美国国安会高官梅代罗斯于11月26日才会见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将应对中国设定的“防空识别区”后,两架美军B-52轰炸机就在当天中午飞到了中方识别区边缘空域。日本媒体和政府部门获知这一消息后随即于27日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
在观察人士看来,美方此举固然有借机试探中方能力的用意,但美军并不希望在太平洋上重演南海撞机的一幕。可日本方面却将其放大解读。一个危险信号也随之出现:美方的行为恐造成日本再次出现战略误判。
美国用冷战模式试探中国
伴随着中国的防空识别区(ADIZ)已在近日确立,中方要求周边相关各国尤其是日本向中方通告有关民航客机等飞行器的情况。由于中日间的“识别区”互有重合,这使得日本随即向美国寻求支持。很快,就在11月2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亚洲事务要员梅代罗斯(Ewan Medeiros)便飞赴东京与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Yoshihide Suga)举行了会晤。在双方的会谈中,美日合作应对中国防空识别区一事便得到了确认。菅义伟称,中方单方面改变东海现状,可能会“招致当地海空域的不测事态,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对此,梅代罗斯便回应称,美国表示关切,并将与日本继续保持密切合作。
由于美日间长期以来都被《日美安保条约》所维系,这也使得梅代罗斯在26日的发言必须要显得“此言非虚”。就在当天早些时候,两架B-52型轰炸机便从关岛的安德森基地出发,向北穿越了近3,000公里的太平洋,来到了钓鱼岛附近的空域。在当天晚上,美国军方人士便向《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介绍了这次代号为“珊瑚闪电”的行动,并称美机穿行海上,非但没有向中方通报飞行计划,更在中国“识别圈”内逗留一小时,而中国军方却丝毫没有发现曾有两架B-52飞过。
但是,也就在11月27日中午,来自中国国防部的消息却显示,美方此行并非此前所宣示的那样。中方指出,这两架美机在当天中午时段于钓鱼岛东部200公里的空域沿南北向做“往返飞行”达两小时之久,美机行动也在华军掌握中。就在前一天,中国官媒还称,“东海舰队航空兵某飞行团”已于26日进行了一次大强度多科目飞行训练,检验“战机性能地勤保障能力和飞行员连续作战的能力”,数十架“参演”飞机亦于当日展开了“远海突击”训练。而CNN在27日报道此事时,竟特意将美机飞行轨迹标识于中国“识别区”的红线之外。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据中国军方公布的资料显示,美机在边缘地带往复行动,此举是冷战时期常用的经典模式,此前,美苏间多用这一方式互相挑逗对方展开防空戒备,而在识别区边缘飞行的军机轨迹也大多呈锯齿状。而今,中国也成了美国施展这种行动的对象。但是,从美机尽量回避中国领空的行为来看,美方也不想在中美争霸太平洋期间制造第二起“南海撞机”事件,毕竟在中美两国合作仍然存在的当下,美方并不希望自己针对中国防空识别区的应激行为制造出一系列影响恶劣的连锁反应。
日本大喜过望误判局势
当然,尽管对于中美双方而言,此次B-52沿钓鱼岛近海空域的飞行最终以两国军方先后向外界告知行动细节而暂告一段落。两架B-52未携带任何武器,美方的克制由此可见一斑,而中方的克制也是可圈可点的。毕竟,就B-52轰炸机的目标特征而言,中方是不可能无法觉察该机达113平方米的雷达反射截面的。而中国空军自2013年初以来,也针对美国军机介入钓鱼岛等场合做过专门演练,就在11月26日当天,中国海军航空兵还在东海展开过演习,这种种迹象也显示出中国之所以没有派出机群前往钓鱼岛上空,并非是因为一无所知,而是已经通过雷达察觉到了美机在边缘地带采取的摩擦行动,并据此按兵不动,从而令西太平洋上空的紧张局势暂时到此为止。
但是,在中美军方及当局仍努力克制、维持冷战的体面之际,夹在中美间的日本却一反常态地显出了积极冒进的态度。资料显示,美国媒体于11月26日晚些时候公布了B-52的行动后,日本媒体就按捺不住了。环顾日本的主流媒体,美军此次“珊瑚闪电”行动的影响可谓是震撼性的,该国两大最有声望的报纸,《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都在显要版面公布此事,并强调美方没有向中国通告飞机的路径,中国空军在美机飞入识别圈后也没有“紧急起飞”(scramble),《产经新闻》还强调中国军方没有发现美机行动,并在网站上登载了网友嘲笑中国军方能力不足以及感谢美军的诗歌。日本共同社还特意转载《华尔街日报》细节,称美国已经对中国展开了挑战。
相对于媒体的激动,日本政界人士在11月27日的行为更可以用兴奋异常来形容。日本防卫省在获悉美方行动后,便称“为了加强离岛防卫,有必要扩大防空识别区的范围”,为此,日方已计划在近期将日本南侧西太平洋的“识别圈”拓展至太平洋中央的小笠原群岛,由此与位于马里亚纳群岛的美国领地连成一片。日本“国土交通省”也称,尽管中方要求日本民航客机申报其“飞行计划”,但日方已向各大航空公司发出指示,要求他们不要向中方作出这一通报。在日本分析人士看来,美方此举或许就可算是梅代罗斯对于日本的回应。而日本当局的这一冒进,便可算是对于美国政策的误判了。
于是,尽管中美在11月26日于钓鱼岛附近防空识别区边缘的一场拉锯战已暂告一段落,但日本此后的行动已经揭示了一个事实:以安倍晋三(Shinzo Abe)为首的日本当局已经误读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策略,而安倍当局于当下阴云密布的中美日三角关系里的冒进,也为该地区此后带来了危险的隐患。
(茅岳霖 撰稿)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