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上,科学建议八杯水、多喝水,指的是全天均匀平衡的摄入1500-2000ml左右的水分,并不是让大家一次性喝下大量的水。
如果这样做,反而会让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心脏泵血负担加重。而且,大量淡水摄入还会导致水电解质失衡,甚至是造成细胞水肿、稀释性低钠血症等问题出现;
2、快速喝水
随着春季的到来,全国各地气温都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天气变暖,意味着体内水分流失的速度加快,所以容易产生口渴感。很多人从室外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口喝水。
殊不知,这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要知道,血液中存在大量水分,水在进入消化道后,会被迅速吸收进入血液,血液因此被稀释、血容量增加。
这种情况下,心脏泵血负担不仅会加重,同时还会导致心肌耗氧量的增多。对于有冠心病、心梗病史等人群来说,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心力衰竭、急性心血管病的发作;
[ad5] [/ad5]
3、喝冷水
对于已经出现心脏病的患者来说,冷饮虽然能解渴,但却并非是好的选择。因为血管对温度的变化其实是非常敏感的,即便是进入身体的冷饮,也会对血管造成刺激。
导致短时间内的血管痉挛和收缩,这不仅会让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出现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问题。如果患者存在冠心病,短时间内就可能会导致心绞痛的突发;
4、喝淡盐水
淡盐水的确是有杀菌的效果,但这并不代表大家可以直接饮用,特别是已经出现高血压的患者,喝淡盐水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因为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大量钠,不仅会让人产生口渴感、喝下大量的水,同时钠离子还会锁住血液中的水分,继而发展为血容量升高、水钠潴留,给心脏添加不必要的负担,甚至是成为心血管病的突破口。
总而言之,多喝水这件事本身没有错,因为饮水既能够预防血黏度升高,也能加速身体代谢。
但是,这并不代表大家可以随意喝水,事实上科学建议各位,每天补充1500-2000ml的水分,且需要分多次引用,每次饮用200ml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少量多次补充白开水,才是真正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