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中国"婚恋网站"快走入历史…中国年轻人更爱社交(图)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2-2-5 19:56
标题:
中国"婚恋网站"快走入历史…中国年轻人更爱社交(图)
中央社
一名网友在浏览一家婚恋网站。(取材自荆楚网)
[ad] [/ad]
曾经在中国一时蔚为风潮的婚恋网站正在逐渐走入夕阳,同时,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婚恋观正在改变,应运而生的社交平台也愈来愈推陈出新。
2021年12月初,澎湃新闻报导,婚恋网站「世纪佳缘」普遍发现电话销售员在管理后台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销售人员甚至可以在后台查看用户单向发出的聊天内容,以及通过查看用户浏览内容,达到精准投放广告的目的。
这引起主管机关注意,并约谈如百合佳缘、我主良缘、珍爱网、壹嘉缘等多家婚恋网站。
不过,此事却没有在中国社会间引起太多讨论,连批评都很少。海克财经报导说,这代表「年轻人已经不care相亲网站了」。
报导说,有着224.6万粉丝的世纪佳缘,微博零回复早已是常态。珍爱网面临相同窘境,如果哪天的微博有五人回复已算不错。整个行业严重缺乏关注,是因为相亲网站本身早已令用户失去了信任感。
从曾经的「中国相亲第一股」世纪佳缘开始,中国婚恋网站的最大收益转为人工红娘服务,然而,相亲网站承诺完整查核的的VIP高价红娘服务,近年来频频发生个资外泄、欺诈等纠纷,饱受诟病。
2010年,江苏台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开播,又扩大了相亲市场。「非诚勿扰」是当年最流行的相亲节目,它的主要收视对象是1980年后出生的中国单身青年,以及他们的父母。
不过,随着千禧世代进入适婚年龄,传统观念正遭受冲击。报导说,关注自我的价值观、加上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不断追高的结婚成本,使新的世代结婚意愿减弱,结婚年龄逐渐加大。
曾经在中国一时蔚为风潮的婚恋网站正在逐渐走入夕阳。(取材自微信)
[ad7] [/ad7]
据中国民政部历年公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20至24岁人群占结婚登记人数比重为47%,此后15年,这一数字不断下滑,到2020年变成了18.6%。25至29岁人群已成为结婚主力。
结婚人数也在减少。中国婚姻登记人数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下降,2020年婚姻登记人数已滑落至814.33万对,创下2003年以来新低。
结婚的人少了,「适龄」也变得没有标准。另一个变化是,很多年轻人认为结婚并非人生唯一选择,也有年轻人选择不结婚。相较10年前流行的「剩女」一词,「婚女」和「单女」成为网上频繁出现的新标签。
热播几年之后,「非诚勿扰」这类电视相亲节目也逐渐离开舞台中心,取而代之的是恋爱综艺实境秀;比起正经八百的线下交友配对,陌生人社交软件及各类新型交友平台,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主要选择。
这些软件强调创新,从声音、图片、影片、直播等各角度切入展开社交模式。传统交友平台,用户相亲交友成功后一般会离开平台,且不再回来,陌生人社交软件除了算法配对功能,另有「广场」功能,只不过内容全由陌生人发的消息构成。
用户公开的照片、声音、影片、文本都在「广场」传播、张贴,也可以观看其他陌生人的,这增强了用户对产品的黏着度。在社交软件上交互,线下约见,已成不少用户的使用日常。
不过,这类陌生人交友软件难以避免地发展为「约砲」软件,形象逐渐败坏的同时,平台也正思索转型,洗去污名。
交友软件「陌陌」创始人唐岩曾表示,点对点的、异性社交从2、3年前就已经不是陌陌发展重点了,陌陌当前着力发展泛社交和泛娱乐。今年,陌陌在APP界面中添加加了「小宇宙」功能,除了发布和聊天外,另有连麦和随机回答网友问题的功能,希望扩大平台面向,转型为娱乐社交软件。
配合当代年轻人喜好,婚恋与社交的界线愈来愈模糊,此时还沉溺于人工红娘模式中的传统相亲网站,似已成为明日黄花。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