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首次配合舱外机械臂 中国宇航员再度完成太空“行走” [打印本页]

作者: hawk    时间: 2021-7-4 09:36
标题: 首次配合舱外机械臂 中国宇航员再度完成太空“行走”
网易


[ytb]ckqIyr6qN1c[/ytb]

      就在今天我国空间站的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执行了出舱任务,上午8时11分天和核心舱节点舱舱门被成功打开,截止到11时02分刘伯明和汤洪波先后出舱成功进入太空,而航天员聂海胜留守空间站配合刘伯明和汤洪波的出舱任务。


图片中是航天员刘伯明。

[ytb]bbhQcrMM7r4[/ytb]


[ad2]  [/ad2]

  可以看到此次刘伯明是借助于天和核心舱上携带的机械臂出舱执行任务,而汤洪波需要辅助刘伯明完成任务,他需要从出舱口爬行到任务点,由于太空的失重在这里汤洪波主要应用的是双臂的力量,在舱段上前行。可以先来欣赏一波美丽的地球,这是由天和核心舱舱外全景相机A拍摄的,地球看上去非常漂亮。

      上一次中国载人航天执行出舱任务的是翟志刚,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翟志刚执行出舱任务,在2008年9月27日16点45分17秒翟志刚向太空迈出了第一步,至16时59分结束太空行走,整个出舱任务持续不到15分钟。而就在今天我国空间站三名航天员进行首次出舱任务,这是时隔13年我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突破。



[ad7]  [/ad7]

 据悉,此次出舱太空行走世间最长可以持续到8小时,从15分钟到最长8小时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其实这要得益于两大杀器,它们分别是机械臂和飞天舱外航天服。

  天和核心舱上的机械臂

  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任务会有两名航天员通过节点舱出口进入太空,他们分别是刘伯明和汤洪波,聂海胜会留守在核心舱进行配合控制。下图就是天和核心舱内定向摄像机b拍摄的,画面中的主角就是聂海胜,他需要从自己的视角观察出舱人员执行任务的情况,尤其是机械臂操作情况。

  同时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也有各自的任务,走两个不同的路线,主要操作的航天员刘伯明要通过机械臂转移到作业点,这是新型的出舱移动方式。另外汤洪波的路径就比较传统,他主要是起到辅助配合的作用,他需要刷先从出舱口爬行到作业点,整个路径长度在8米左右。

  天和核心舱上配备的机械臂被认为是我国目前技术难度最大、智能程度最高以及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系统,此前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就曾向美国国会表示“中国的一个外星配备了机械臂,这种卫星可以靠近敌方航天器并使其失效”,我们知道是美国的一种碰瓷方式。

  而天和核心舱上的机械臂智能化要更高,它可以进行舱外设备的维修更换、舱外负载的搬运工作、飞行器捕获和辅助对接以及支持航天员的出舱活动等等。可以说这一次机械臂辅助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只是它非常小的功能之一罢了。

作者: htchh110    时间: 2021-7-4 20:26
祝贺中国在奔向宇宙深处的人类征途中发出中国的声音!!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