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通过追溯他外祖母的血统,克里与小布什在内的四任美国总统都能扯得上血缘关系。
克里的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结合,就属于当年“波士顿婆罗门”内部通婚的典范——一个在商界声名鹊起,一个在政坛叱咤风云。
克里全名约翰·福布斯·克里(John Forbes Kerry),中间名“Forbes”,号称源自苏格兰某大贵族——福布斯家族,这也是他外祖父家的姓氏。
这个美国福布斯家族,通过在中国上海贩卖鸦片捞到了大笔资本后,又顺利进军了美国的铁路、石油、地产和零售业,还同时慷慨的资助过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大学,俨然一副“文化财阀”世家的人设。
相比福布斯家族,克里的姥姥温思罗普家族的政治色彩更为浓郁。他们的老祖宗约翰·温思罗普是第一任马萨诸塞殖民地总督和“新英格兰联盟”主席,被后世称为“美利坚奠基之父”。这个家族的后代们长期担任国会议员,更不乏众议院议长或者总统内阁幕僚这样的核心权力人士。

约翰·温思罗普(John Winthrop,1588--1649)
正是克里的“蓝血”身份,帮助他在196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成功加入了耶鲁大学的骷髅会,为日后从政积累起了大量人脉。
骷髅会最初是由罗素家族成员创办并资助的,这个罗素家族,也属于“波士顿婆罗门”中的一员。
而克里的父系,则是德国移民的后代,原本姓氏为“科恩”(Cohen),带着浓郁的犹太色彩。后来为了更好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克里的爷爷把“科恩”改成了“克里”(Kerry)。

克里的大长脸确实很像犹太人
在美国的淘金热中发了财的克里爷爷,特别重视克里老爸的教育。非“蓝血”的优秀精英人士的克里老爸,作为一名成功的外交官,费了老大劲,才迎娶到了“波士顿婆罗门家族”的小姐。
所以,婚后,克里老妈也没舍得放弃自己高贵的Forbes姓氏,而是把它和夫姓并列使用,还认真的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约翰·福布斯·克里。
仔细捋一捋克里身后三大家族的来龙去脉,不难发现,其中几乎包含着半部美国史。
[ad] [/ad]
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精英圈子也分了很多层,通常,面对中产阶级奋斗上来的新兴精英人士(比如克林顿夫妇、奥巴马夫妇这种),“美利坚蓝血贵族”们的骨子总带着一种油然而生的骄傲和优越感。
但其实,美国白人中产(middle class)群体里也分中高低,白人底层(low class)的人同样分好几层,都有各自的“鄙视链”。

例如,最底层的被称作“白垃圾”(white trash),基本指代那些底层的无业游民。一般仅看对方的衣着、精神面貌还有牙齿,几乎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了。
稍好一点的是low class,干比较低端的工作,很多都不是全职,或者故意不去找全职工作以达到拿政府补助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上述两个阶层的肥胖比例非常高。他们的子女通常在接受完免费低质的公立教育后,会重复前辈的生活。这就是阶级固化。

再稍微往上一点的是working class了。他们多为全职工人。其中产业工人属于这一鄙视链的最高层,较为礼貌,很多人都笃信上帝,身形通常也不苗条。
中产阶级里的基层公务员、公司职员、教师算是中低端人群;高端主要指医生和律师以及各种金融界精英、有声望的大学终身教授等等,他们大多比较注意健康饮食和锻炼,穿着得体,肥胖率远低于low class。
另外,还有个叫“红脖子”的群体,主要指南方农业州,笃信基督教福音派的尚武又保守美国白人,历来属于全体白人们一致鄙视的对象,也是川普的“铁粉”。

在国会山闹事的这位”牛头哥“,就是典型的“红脖子”
实际上,对于很多普通美国人来说,他们看“波士顿婆罗门”也总是不怎么顺眼,觉得这些人的口音听起来非常做作和刺耳,发音中还会像英式英语一样吞“R”,带着某种刻意的“高傲”情绪(小布什除外)。
更有一些美国人自己拍的影视剧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美国政界由若干“波士顿婆罗门”家族暗中操控,他们背后是共济会或者光明会等神秘组织,而这些神秘组织的终极大BOSS,往往又是外星人或者什么地心蜥蜴人这类的高智慧生物.....
只是,嘲笑完这些权贵们的做派和口音,拿影视剧放飞自我后,美国大众们还得专心接受“美利坚蓝血贵族”的那些“合法合理”的盘剥。
毕竟,“波士顿婆罗门”才是整个游戏规则的幕后制定者和执行者。对他们而言,投身政治与其说是一种事业,更像是一门生意或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