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明明没了感情,为什么我却离不开他?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20-6-15 19:43
标题:
明明没了感情,为什么我却离不开他?
婚姻与家庭
01
老师:
结婚这几年,他既出轨,又赌博,把我辛苦攒下来的钱都给输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我已经对他没什么感情了,可还是选择继续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似乎拖一天是一天,对未来很茫然,怎么办?
谢际春
北京布谷鸟心理咨询中心
你的茫然不难理解,但别人无法替你做人生决定,还得你自己给自己答案。
因此,需要你鼓起勇气直面自己、直面问题,问问自己:为什么你还会选择继续和他一起生活?
你已经列举出他
出轨、赌博的劣迹,并且对他已经没有感情了。
这3条中每一条都相当严重,而且赌博的问题改邪归正的概率微乎其微。
对于一般人来说,不要说3条了,其中一条都足以让人离开。
我推测原因主要有3个:
1.害怕孤独。关系心理学里说: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人际关系。许多女性都跟我说过,不怕没钱,没钱可以去工作,但害怕孤单,有关系即使质量差(如你的情况),也比没关系好。所以有一些女性因此维持、停留在糟糕的婚姻中,特别是那些除了婚姻关系,其他社会关系疏远的女性。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那么有两个解决思路:一个是加深、拓展其他关系资源。另一个是增加自我的力量,学会独处。
2.恐惧改变。你说他把你辛苦攒下的钱输了,可见你完全是有生活能力的,并不需要在经济上依赖他。当然,我并不是替你作决定或鼓励你立刻离婚或马上离开,只是说你的恐惧可能不是真实的,而离婚是可供的选择之一。
3.面子。也许在一些地方,女人离婚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但是比起自己的幸福而言,面子和旁人的议论又算得了什么?
不管怎样,你都可以理性地想象并书写:
一栏写,如果你离婚,会发生什么糟糕的你无法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另一栏写,你拥有的资源,如年龄、工作、能力、家人、朋友等。
把这两栏比对看过之后,你可能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02
老师:
儿子上六年级,前不久班主任让大家彼此写毕业赠言。有的孩子收到很多人的赠言,一般也能收到一两个,但儿子一个赠言都没收到。
以为他会很沮丧,但他无所谓,说写出来未必就是真的喜欢。
孩子性格开朗,有谈得来的朋友,但这件事还是让我挺在意的,我该做点什么吗?
阿达丽
晨帆心理中心儿童心理专家
“阿达丽孕产妈妈热线”创办人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人格,10岁前就基本定型。而社会关系是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通过人的社会交往行为来体现。
良好的社会交往,对成长中的青少年非常有益,会让内心的安全感得到弥补或强化,同时能满足孩子较高层次的“归属需求”。而这些都是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因素。
在这个问题中,父母之所以在意,其实就是对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表现出来的状态和行为感到焦虑。
孩子对人际交往的态度是“无所谓”的,这个“无所谓”背后的理由,是在他眼里其他人都“口是心非”。
更矛盾的是,孩子性格开朗有朋友,为什么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机会里,却没有收到任何友情的“表达”?
父母要做的很简单,但也很重要。就是弄清楚孩子表达出来的(言)和表现出来的(行)是否一致,是否协调统一。
因为“所想”和“所行”的一致性,是衡量这个年龄段孩子人格是否统一,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父母不是通过孩子去弄清楚真相,而是要找他周边的人去了解。
首选是班主任,了解孩子在班里与同学的关系、表现出的交往行为方式、是否有朋友;
其次和孩子谈得来的朋友进行了解,对老师所说的一些信息进行证实或补充。
如果孩子真的内外一致,有朋友且不在乎形式,那么父母应该开心,因为自己的孩子内心强大,有自己的主见且健康。
但如果证明孩子的状态只是一种强大的“自我安慰”,说与做和内心想的不一致,父母就需要和孩子小心求证,找到问题本质,为他补上人际交往这一课。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s://www.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