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李信并未如秦始皇所愿,一举攻下楚国。李信开始攻城时势如破竹,但是也正因为形势大好,李信过于轻敌,结果被项燕从后偷袭,很快秦军就溃不成军,大败而归。秦始皇大为震怒,然而盛怒之下的他行事却令人叹服。
灭楚失败后,秦始皇做了两件事,第一,饶李信不死,第二,亲自向王翦道歉,请他出山。书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李信的结局,但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燕、齐被灭在楚被灭之后,也就是说灭楚失败,李信可能被处罚,但性命无虞。李信不仅自己安然无恙,亲人也并未受到影响,其后代更是声名显赫,譬如李广。王翦因不被信任而推脱有病回家养老,后来又得到秦始皇的亲口道歉,此举可谓极下帝王面子。秦始皇并未对他怀恨在心,灭楚以后,又重用他南征百越,且封其为武成侯。王翦的儿子王贲也被秦始皇封侯重用。
由此可见,秦始皇并非心胸狭隘之人,反而爱惜属下,后来不杀功臣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实际上,除李信和王翦外,其余的功臣也都在灭掉六国后备受重用,位高权重。文臣中,李斯被任命为丞相,辅佐秦始皇巩固政权,而武将中,蒙恬、蒙毅也手握重权,因秦始皇的看重,蒙氏家族的地位远超从前。除此之外,一些声名不够显赫但也有从龙之功的臣子也都被善待,譬如冯劫等人。
可惜的是,秦始皇对功臣如此仁至义尽,自己的子孙后代下场却并不好,嬴氏家族从鼎盛到被灭,犹如昙花一现。
秦始皇在南游时病死,为避免朝堂生变,李斯等重臣决定秘不发丧。赵高、李斯趁公子扶苏不知此事,趁机扶胡亥上位。胡亥此人心狠手辣,上位后,先伪造诏书,将扶苏赐死。
逼死最大的敌人后,胡亥仍然觉得不够,先是将十二个兄弟处死在咸阳,后又在杜邮将十六个兄弟姐妹碾死。公子高见兄弟姐妹皆死于非命,主动提出为秦始皇殉葬,以保全家属。
至此,胡亥只剩下三个兄弟尚在人世,他们谨言慎行,行事无可挑剔,但是胡亥却不愿放过他们,最终逼迫他们自刎。当然,胡亥自己也并未得到好下场,他最后被赵高派人逼死。
胡亥虽然已将兄弟姐妹屠戮殆尽,自己也死于非命,但嬴氏家族仍有人在,真正将嬴氏灭族的是项羽。秦二世的暴政最终将自己逼上绝路,新继位的秦三世子婴已经回天乏力,在位仅四十六天就投降了刘邦。
刘邦饶过子婴一命,项羽却并未饶他,项羽不仅杀死了子婴,还纵火将秦宫室烧毁,且进行了大屠杀,将嬴氏灭族。
秦始皇被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其胸襟,其作为,"千古一帝"确实是实至名归。只可惜如此功业却"传给"了秦二世,他行事残暴而不自省,不仅将累代之功毁于一旦,还将家族引向了绝路,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