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军区司令员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我主张找各大军区的人,找司令员来,议什么事?要议军。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个大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有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员拍板就算。我想了好几年了。主要问题是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政治委员不走。”
具体的对调方案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同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同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同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同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对调。
当时全国共有11大军区,上述对调司令员的8大军区包含在其中。这当中,韩先楚、杨得志、陈锡联、许世友四人在原地任职已达十几年了。而另外的3大军区司令员即昆明军区的王必成、新疆军区的杨勇、成都军区的秦基伟三人因到任时间不长,未在调整之列。新疆、成都、昆明三个军区的司令员刚调去不久,没有调动。
在北京军区任职不长的李德生,则作为“陪绑”的(毛泽东语),参加了这次对调。
就在这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不仅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而且提议邓小平参加军委领导工作,这是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周恩来随即部署有关事宜,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军委会议。
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里,接见了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46位高级将领。
此时,毛泽东已年届八旬。
在这次整顿中,毛泽东说过“几位军区司令或多或少有点问题”。197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央政治局主持的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按毛泽东的说法是要“揭一揭”,但江青等人则借势“放炮”,对几位大军区司令员展开了围攻之势。会议分成几个组,每组“批判”一人,大有不整垮整倒不收兵的架势。
其后,在有各大军区司令员、政委在北京开会的场合,毛泽东强调了团结。他说: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棍子打死就不好了,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嘛,要给人家机会;王必成把问题向中央讲了,现在也好了嘛;许世友、韩先楚不作检讨也可以了,何必强迫人家作检讨,杜平也不要作检讨了;北京这个会不要开得太紧张了;你们这些同志(指杨得志等大军区司令员),老资格,现在掌握大权,可要谨慎、小心,我要是不在了,你们要谨慎、小心,还有一二年也不一定,阎王请我喝烧酒。
毛泽东这些讲话,意味明显:对“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的大军区负责人,揭一揭、批一批是可以的,要多提醒、多敲打,要多向中央请示报告(毛泽东讲:大事多商量,有同志不大讲政策,许多事中央都不知道);揭与批的目的是“帮”,要给机会,允许他们改正错误,还要继续重用他们。这里,毛泽东既对大军区负责人有提醒:你们都是大权在握的人,要谨慎、小心;也对江青等人有告诫:不要一棍子打死人。
对大军区司令员“敲打”但不“深究”,也就是“一批二保”。毛泽东始终头脑清晰,使人民解放军在文革这个大动荡时期,大都在抓稳定、抓战备、保卫国土安全的斗争中,依然是人民的钢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