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韩信从齐国出兵,占领彭城,直插楚军侧翼,汉将刘贾则自亳州北上,刘邦率军从固陵东进,从三面对楚军形成包围之势,楚军败退。同年12月,刘邦,韩信,彭越率领各路人马与楚军决战于垓下。项羽大败而归,乌江自刎,自此天下已姓刘。
可惜的是韩信作为一代军事天才,却是个政治文盲,他若能够有诸葛亮一半的政治眼光,天下三分也不是难事,凭借其天才般的军事能力,夺取天下也不是不可能。倘若在垓下之围中放个缺口给项羽走,天下三分将由此奠定,一步绝妙的棋却走错了,落得个兔死狗烹。
无奈的是韩信既无帝王之相,却也是野心勃勃,韩信攻无不克,军中威严无人能与其并肩。韩信以此要挟刘邦立他为齐王,此时的韩信可谓是野心勃勃,得寸进尺。韩信随能领兵打仗,却不善言辞狂妄无比。刘邦逃到荥阳之前,被楚军按在地方摩擦,刘邦向韩信求援,韩信却回应道:“我若去救你,我们都要死,我先替你保存实力,你那边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不得不让刘邦起疑心。虽说韩信功高盖世,整个大汉王朝几乎都是由他打下来的,但其性格注定其将成为刘邦的眼中钉,肉中刺。
韩信乃大汉之功臣,军事之奇才,虽然野性勃勃持才放狂,但始终未反叛刘邦,奈何死于吕后的毒计。而张良对韩信的唯一评论“锋芒过剩”,将其一生完美概括。